新时代社区安全治理的结构分析及优化路径

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惩罚措施,且惩罚措施要具有一定的威慑力,让居民意识到违规行为的严重后果,从而起到有效的约束作用。但也要确保惩罚措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避免过度惩罚引发居民的不满和抵触情绪。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以及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日常巡查制度,以便及时制止违规行为和排除安全隐患,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促使居民增强安全意识。对于屡教不改的违规居民,要给予有效的惩罚。
3、营造安全第一的社区风尚
积极组织邻里交流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责任感,营造安全第一、互助合作的社区氛围。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居民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如看到邻居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在楼道内充电时,主动进行提醒和劝阻,帮助对方纠正违规行为,共同维护社区的安全和秩序。
各社区可根据自身情况成立形式多样的居民自治小组或志愿者队伍,吸纳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居民参与日常巡查、宣传教育、矛盾调解等。以适当方式鼓励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居民,以此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发挥居民自治的作用。
(三)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治理效率
建议全面实行“一车一池一码”的管理模式。在可见的未来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必定还会持续增长,电动自行车技术的全面升级势在必行。“一车一池一码”是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持,建议大力推广实施。
首先在《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一车一池一码”的技术要求和细则,规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等各环节行为。其次加强芯片技术研发,提高芯片的识别精准度和稳定性。最后还要完善智能安防系统的建设,将芯片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在社区的电梯、楼道等关键区域部署智能感应设备,实现对电池上楼行为的全方位监控与预警,及时将违法行为通知社区管理者、物业以及车主,形成快速响应机制。
参考文献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J].中国民政,2024(14):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牢固树立切实落实安全发展理念 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15(6):4-5.
[3]王锡斐.南京“2·23”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情况公布[EB/OL].https: //news.cnr.cn/local/dftj/20241127/t20241127_526991060.shtml.
[4]周延东,范佳华.PSR社区安全治理模型探索与应用——以P市调查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8-156.
[5]李小三.论城市社区安全治理体系建设[J].住宅与房地产,2024(25):11-14.
[6]刘凤.新安全格局下公共安全治理边界的变迁及其对策——以城市社区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7):131-140.
[7]胡尚全.新兴风险下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研究[J].探索,2019(2):126-133.
[8]马艳芳,张秋怡,吴清锋.GB43854-2024《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解读及分析[J].品牌与标准化,2025(1):41-45.
[9]郭淑筠,张波.电动自行车无线充电的发展现状及技术剖析(上)[J].电源学报,2022(6):4-12.
[10]华钰洁,王临池,陆艳,等.苏州市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违法行为路边观测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3(7):718-721.
[11]景鹏,明柏旭,汪道歌.考虑城乡异质性的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行为建模与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7):52-50.
[12]马恩强,苏文威.电动自行车火灾综合防治探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5):704-707.
[13]石臣鹏.电动自行车交通现状及对策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772-775.
作者简介
马 瑞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