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6版
文旅融合视域下海南省打造城市IP策略探究
度的有效途径。海南可组织专业团队与本地自媒体达人合作,拍摄一系列展现城市IP魅力的短视频。以海南热带雨林IP为例,制作“雨林探秘24小时”系列短视频,每条短视频聚焦一个主题,如“雨林早餐:与猕猴共享野果时光”“雨林勇者:挑战高空树冠步道”等,运用高清摄像、航拍、微距摄影等技术,捕捉视觉画面,搭配音乐与解说,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在社交平台上,发起“跟着海南城市IP去打卡”挑战,鼓励用户按照指定的城市IP主题线路打卡游玩,拍摄创意短视频,如模仿海南黎族舞蹈动作、展示海南特色美食吃法等,添加专属话题标签,让更多用户参与到城市IP的传播中来,形成全民打卡热潮。
  加强国际传播,提升国际影响力。针对不同的境外客源市场,海南需深入了解其文化背景、旅游偏好与消费习惯,制定精准化的宣传策略。对于东亚地区,如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宣传资料采用中日、中韩双语制作,融入动漫、漫画等流行元素,如制作以黎苗传说为蓝本的漫画手册、东坡故事动漫短片,吸引当地民众关注。对于欧美地区,突出海南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休闲度假氛围。在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地段,投放户外广告,展示海南大海、沙滩、热带雨林等绝美风光,吸引欧美游客的目光。同时结合欧美游客热爱户外运动、追求健康生活的特点,推广海南的冲浪、潜水、高尔夫、康养等旅游项目,举办“海南国际冲浪节”“高尔夫精英挑战赛”等国际赛事,邀请欧美专业运动员参赛,借助赛事报道提升海南城市IP在国际体育界的知名度。
  (四)推动IP与产业深度融合
  IP+旅游: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海南可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结合特色城市IP,设计多条主题线路。例如,以“ 热带雨林探秘”为主题,将五指山、尖峰岭等热带雨林景区与黎族文化村落串联起来,游客在徒步穿越雨林、观赏珍稀动植物的过程中,深入体验黎族传统生活方式,参与黎锦制作、竹竿舞等民俗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民族文化的魅力。特色民宿的打造也是IP+旅游的一大亮点。海南的民宿应跳出传统住宿的范畴,与城市IP深度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住宿体验。在建筑风格上,沿海民宿可借鉴南洋建筑、渔家民居等元素,融入海洋文化、侨乡文化特色,房间内饰以贝壳、珊瑚等海洋元素装饰,营造海滨风情。通过IP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产业迈向新高度。
  IP+文创: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海南的黎苗文化、海洋文化、历史文化等为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素材。在黎苗文化方面,将传统黎锦、苗绣图案融入现代服饰、饰品设计中,推出既保留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又符合现代时尚审美的黎锦披肩、苗绣手包、民族风首饰等。海洋文化主题的文创同样潜力巨大,以海洋生物、航海元素为设计核心,开发贝壳工艺品、珊瑚化石摆件、帆船模型、海洋主题文具等。注重产品实用性与品质也是提升文创产品吸引力的重要因素,海南的文创企业可开发兼具美观与实用的产品,如以椰子壳、竹子等本地材料制作的家居用品,椰子壳制成的餐具、灯具,竹子打造的家具、茶具,既环保又具有海南特色;设计带有城市IP标识的防晒用品、沙滩装备、旅行用品等,满足游客在海南旅游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让游客乐于购买、放心使用,从而有效传播城市IP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J].旅游学刊,2020(3):62-71.
  [ 2]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16-23.
  [3]杨振之,郭凌,蔡克信.度假研究引论——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借鉴[J].旅游学刊,2010(9):12-19.
  [4]王赵.国际旅游岛:海南要开好康养游这个“方子”[J].今日海南,2009(12):12.
  [5]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陈雅婷 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