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和策略

壮剧《瓦氏夫人》
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捍卫边疆安全稳定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广西田阳土司夫人瓦氏,就曾率领七千“俍兵”,千里奔赴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重大胜利,被朝廷“诏封二品夫人”。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还高度赞扬“瓦氏夫人抗倭”,称之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佳话。 可以说,瓦氏夫人抗倭,为广西土司[7 ]文化史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篇章。由此,广西田阳就把瓦氏夫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大力开发利用,重新修缮了瓦氏夫人墓,在旁边建起了瓦氏夫人陵园,内里有瓦氏夫人披甲跃马的塑像。还出版了《瓦氏夫人抗倭故事歌影印译注》 ,编排了壮剧《瓦氏夫人》,让瓦氏夫人英勇抗倭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了广泛的宣扬和传播,让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添砖加瓦。较之田阳,广西柳州忻城也不遑多让。忻城依托土司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一方面投入资金实施土司博物馆保养维护项目,利用土司博物馆、大夫第壮族织锦技艺传承展示中心等阵地,打造非遗文化和研学打卡点,举办土司文化旅游活动周系列活动。另一方面则通过打造具有土司文化特色的文创IP产品,融入忻城民风民情和土司文化等元素,形成土司文化品牌效应。[8 ]总之,通过深挖土司文化宝藏,去深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大方向去加力和推进。
其他拥有土司文化资源的市县,比如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等,也同步跟进。各地都不再简单地像以往那样,把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当作搞旅游开发,谋取经济效益的途径,而是全面转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这个总目标上来。可以说,这种现状较之过去那种糊里糊涂的纠结状态(因为“土司”“土司文化”以往总是给人“封建压迫”之类的印象,搞开发利用就免不了有很多心理障碍),可谓是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正确“打开方式” 。
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对于广西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极为有利。但是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以及过往做法的影响,让接下来的土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一)损毁严重
毋庸置疑,历朝历代的土司制度,都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残酷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因此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土司文化是被置于历史遗产的负面清单中的。这就导致了不少人长期漠视或无视土司文化,缺乏有意识地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甚而把很多文化遗存当作封建余孽予以清除——在“破四旧”时,很多土司建筑和文物都损毁、湮灭了。这种情况到了思想解放的时期稍有好转,但是后果已然造成。另外,即使改革开放后,也还是有一段时间土司文化不被正视,得不到重视。
具体来说,目前各地的土司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