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8版
陕西激活消费潜能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充分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依托秦创原创新平台孵化体验式项目,还原历史场景,增强互动性,带给游客全新消费体验。三是打造“出圈”特色小吃、非遗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消费附加值。四是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优化旅游交通网络,增设旅游专线,完善景区间接驳交通,增加旅游便利性。五是拓展国际旅游市场,依托“丝绸之路”主题,塑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陕西文旅品牌,加强国际化营销,完善公共场所外语指示标识,推动景区、酒店、商场受理境外银行卡,增加国际游客消费便利性,提升国际旅游精细化服务水平。
  (二)绿色转型强闭环,低碳消费促升级
  一是深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接续政策,加大绿色消费补贴力度,将绿色建材等纳入减免清单,扩大以旧换新消费品覆盖面。完善废旧物品回收体系,建立标准化回收评估体系,推广“互联网+回收”模式,提升废旧物品价值评估透明度和回收便利性,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二是完善绿色产业结构,优化绿色消费基础保障。依托西安比亚迪、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产能,持续研发新储能技术。夯实绿色消费供给和支撑基础,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换电站布局。三是优化绿色消费税收管理。制定出台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认证。试点差异化碳税政策,降低绿色消费品税收,探索个人“绿色消费账户” ,通过绿色消费积分兑换奖励,培养居民绿色消费习惯,激发绿色消费内生动力。
  (三)银发康养拓场景,智慧服务增供给
  一是创新多元化健康消费场景。鼓励开发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健康保障需求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推广普及“人工智能+医疗”消费模式,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二是优化康养旅游基地。建设梯度化康养基地,统筹规划太白山、牛背梁森林疗愈基地,深度开发中医冥想课程,实施负氧高山避暑区提质工程。整合华清池、汤峪等温泉资源,开发个性化养生药浴方案,打造温泉疗养带。在陕南建设智慧养老社区,配套有机农场实现代际共居,打造田园颐养谷。三是探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建立“互联网+养老”模式推广机制,将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串联起机构托老、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文化养老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养老产业。鼓励研发适老化智能产品,如探索用于健康监测的智能穿戴设备及环境自适应智能纺织品应用,提高老年人用品市场供给质量。
  (四)数字赋能扩覆盖,电商下沉破瓶颈
  一是优化电商发展生态。依托西安国际港务区、空港新城,打造电商产业聚集园区,吸引头部电商企业入驻,培育本土电商品牌,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提升农村快递网络覆盖率。二是拓展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融合场景,发展即时零售、智慧超市、智慧驿站、智慧书店、社区团购等新零售业态,发展线上“虚拟家居布置”“虚拟试衣”等产品展示业务,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村电商模式。加快探索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建立农村电子商务示范中心,培育农产品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服务企业,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收。四是抢抓国潮品牌在网络消费渠道中的快速发展机遇,引导平台企业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大陕西非遗产品线上推广力度,助力安塞剪纸、耀州面塑、秦镇米皮等工艺品和食品消费。
  (五)首发经济树标杆,硬核IP拓市场
  一是打造文化IP首发矩阵,对周秦汉唐文物进行3D数字建模,开放全球设计师二次创作,打造联名文创产品,发布文物数字藏品,推广陕西文化IP。二是打造硬科技消费首发矩阵,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西部硬科技首发中心,推动科技品牌、科技产品、技术应用等首发首秀。建立科技消费转化中心,提供“概念验证-工业设计-市场测试”全链条服务,打通科技落地到消费转化的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