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2版
陕西省秦创原发展策略研究
  由于省级政策包门槛较高,目前政策兑现还满足不了各类创新主体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和宣传力度。部分由新城或新区负责的产业奖补政策申请起来有难度,或者发放周期长。对于企业来说,申请产业奖补政策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多种材料和证明文件。如果申请难度太大,企业可能会因为无法满足复杂的申请条件而放弃申请。即使企业成功申请到奖补政策,发放周期长也不利于资金利用效率。
  (三)企业融资困难制约发展
  调研中了解到,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计划办理银行贷款,但因为抵押房产缺少产权证最终未能成功获得急需资金。这种情况在产业园区中并非个例。企业融资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缺乏产权证等抵押物使得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限制了企业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融资困难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
   秦创原发展策略制定
 (一)推动产业升级
  1、高校:积极主动融入,促进科研市场化
  陕西是科教大省,西安汇集了数十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西安交大、西工大更是位列全国高校第一方阵,丰富的科教资源是秦创原发展的重要源泉。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是主动融入秦创原发展的重大契机,各高校要把握机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研项目、科研人才市场化运作,提高科研进度和成果转化效率。
  2、地方:搭建合作平台,促进创新产业化
  西咸新区要充分发挥总窗口的吸引力,积极搭建研究创新平台,主动挖掘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研项目,以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的方式扩大合作,探索技术入股、人才入股等合作模式,提供优良的创新环境和优惠的科研场所,促进创新规模化、产业化。
  3、企业:加强研发力度,促进成果商业化
  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其研发的方向具有极大的市场导向性,研发成果的商用价值极大。要发挥企业的市场化优势,加大企业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力度,围绕难点加速攻关,促进研究成果快速转化。
  (二)筑牢发展基础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应着力加强交通、能源、信息等关键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元化、高效化的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同时,要注重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这将为秦创原的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强化人才引进和培养
  人才是创新的主力,吸引人才聚集秦创原是秦创原发展的重要一环。秦创原总窗口所在地的西咸新区制定了“秦创原创新人才计划”,出台了具有吸引力的奖励支持措施,计划3年引进培育500名秦创原创新人才,旨在把秦创原打造出人才有序流动的洼地和创新发展的高地。调研发现,吸引人才重在提供医疗、教育、住房等优质服务,对其主导的研究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适当扩大人才认定范围,保障人才全身心投入、充分发挥潜力。秦创原可以通过制定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如提供优惠的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秦创原创新创业。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职业前景,从而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3、提升创新能力
  秦创原应加大科技研发支持投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活动。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引导企业增加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