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万物中 心在万物上— —从一名生态保护员视角解读秦岭年轮里的26年守护

人类若能真正看见自然
便会得到大自然的加持和佑护
更好地存在下去
蔡琼所在的观音山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秦岭中段主脊南侧的佛坪县内,是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保护区之一。守护一个物种的族群,带来的是整个生态环境的变迁。2000年开始,保护区设定固定线路进行巡护调查,15条监测路线,20条巡护路线,囊括观音山保护区的各个角落。
26年守护秦岭的岁月,蔡琼经历了从一名巡护员到科研保护员到自然教育者的成长蜕变,见证着秦岭从盗猎足迹到科学保护到自然课堂的生态觉醒史。
除了跋山涉水,夜宿原始森林,模仿野生动物的叫声,观测野生动物的足迹和粪便,还有闻声识鸟等等……这些不一般的技能全都是蔡琼“看见”秦岭、“看见”大自然的触角。
从他与山水自然、野生动物、山民的关系,从他独特的观看之道,对生态保护的理解,能够完整地“看见”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机盎然的秦岭。
巡护员的硬核本领和浑身触角
在这片原始秘境的巡护日常之中,蔡琼练就了硬核本领。这些硬核本领就像无数个触角,是一名巡护员“看见”秦岭、触摸秦岭的独特方式。
(一)巡护员的硬核本领怎样练成的?
爬山上树过河都是一名巡护员的硬核技能。他们还要学会变身“巧妇”,在一片空地上,迅速用石头架起简易灶台,架锅烧水煮面。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里,能够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