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悠然现金山银山— —安康市宁陕县调研记


  太山庙镇曾溪沟里的宗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的水百合和加工的水百合粉

景优美,是央视天气预报画面的取景地。为实现森林康养差异化发展,上坝河森林康养基地依据天势地势,打造了呼吸吐纳疗法森林浴、八段锦和五禽戏康养功法,以及森林太极、康养步道、各类运动场馆等健身疗法。平均海拔1300米的悠然山高山湿地景区,根据时令安排植树、种菜、做蛋糕、手工豆腐、包粽子等活动,如调研人员走进景区时,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插秧大赛,热情地邀请大家加入。同时,本着自然即课堂的理念,设置了秦岭野生兰花、高山湿地生态系统、野生海棠林等科普研学区,秦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已成为悠然山研学活动最受欢迎的主题。
  (三)林下中药材产业渐成规模
  宁陕素有“动植物基因库”“天然药谷”之美誉,境内有中药材1034种。其中,天麻、猪苓为主导品种,栽培技术成熟,海拔800米以上的自然村均有规模种植;山茱萸、杜仲、五味子、淫羊藿、白芨、黄精、乌药(附子)等130余种道地药材也广泛种植。宁陕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达0.85%,是药典规定标准的3.4倍。2018年“宁陕天麻”“宁陕猪苓”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陕西“十大秦药” 。
  宁陕县通过扩大林麝养殖规模,探索发展林蛙、中华蟾蜍等药用动物,大力推广桶装栽培等天麻改良栽培技术及中药材仿野生种植技术,进一步夯实了林下中药材产业基础。2024年宁陕县被列为全省中药材产业链重点县。宁陕县林下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中药材完全处于天然生长环境,在同品类中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但存在品种开发利用与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的短板。目前宁陕县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只有两家,远远满足不了宁陕林下中草药的加工需求,亟待大型中药加工企业入驻,开展中药材良种选育、趁鲜加工、精深加工、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等合作,健全中药产业链条。
  宁陕县太山庙镇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林下栽培水百合产业。太山庙镇多山川,少平地,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小,主要经济来源为经济林和中药种植。农户单家独户种植,收益不稳定。曾溪宗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宗建花了近10年时间,从了解到请教专家学习培育、熟悉水百合习性,带领大家种植水百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食(药)果产业链,解决了山区群众经济来源单一和劳动力富裕的问题。2020年合作社成功注册“宁山水百合”商标,并于2023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水百合种植面积达500亩以上, 60余户农户参与。百合粉营养价值高,有润肺止咳、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产品供不应求,产业发展前景较好。但是,受地貌地势限制,缺少合适地方建设大型加工厂,一定程度影响了产业规模的扩大。此外,随着水百合种植面积的扩大,百合花旅游带动的乡村游也渐渐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