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7版
社会组织与乡村女性发展的双向嵌入逻辑分析— —基于L基金会的案例分析
文/朱秋璠
  
  妇女是乡村发展振兴的重要力量,挖掘并激活乡村女性的潜力是完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当前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服务碎片化和社群空心化的困境。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引导乡村女性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妇女意识的觉醒与能力提高也将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注入活力。本文聚焦于L基金会这一女性社会组织与乡村女性发展间的互动,以嵌入性理论为视角,从支撑资源、社会结构关系、文化意识等方面分析二者双向嵌入的逻辑。

  问题的提出
  整合多方资源解决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是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环节,也是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乡村大多还剩下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三留守”群体),这些群体主动参与乡村服务和乡村治理的能力有限。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要充分调动乡村女性劳动力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激发这些社群的内在动力。这一方面需要党和政府的规划和指导,为女性参与乡村治理提供渠道和保障,促进乡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另一方面,这也需要社会组织力量的参与合作,激发乡村女性的潜力,解决乡村社会治理中社群空心化的问题。
  在乡村发展的研究中,有学者聚焦农村发展中内生与外生的二元问题,剖析其理论困境、找寻破解思路 , 也有学者借助新内生发展[1]理论,强调了农村发展中内生动力的重要性[2], 还有学者聚焦弱势群[3]体,对其增权模式进行分析,助力乡村地区整体均衡发展 。在乡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了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碎片化”,并从公共服务供给的角度提出推动实现更高效的“整体性”供给措施[4][5]。 在用嵌入性理论分析社会组织问题的研究中,张迪以Q市的案例,分析社会组织在嵌入式治理的角色变化[6],向德平等人从T市的案例中看到社会组织与其他主体间的关系,并阐释双向嵌入的实践与影响[7]。上述研究对于肯定社会组织和女性群体在乡村发展中的作用起到了支撑作用,提出优化途径与措施,但整体上对乡村弱势群体与社会组织的内部互动关系,研究还不够系统。
  L基金会是一家以支持乡村妇女为核心的非营利组织,其与乡村妇女的发展是双向嵌入的联系。本文聚焦社会组织与乡村女性的互动行为,从L基金会的具体项目入手,通过案例研究,分析社会组织与乡村妇女群体的互动行为逻辑;从社会资源、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等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