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5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 西藏山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文/扎丹
  ◎ 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基础研究项目“山南市红色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20246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①西藏山南在和平解放西藏、平息反动叛乱、实行民主改革、捍卫国家主权及进行建设改革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文化资源。本文以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入点,提出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等实践路径,对推进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借鉴意义。

  山南市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与类别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山南,是藏民族的发源地和藏文化的摇篮,拥有丰富的具有边疆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以乃东区、错那市、泽当镇、昌珠镇、隆子县、洛扎县为重点,集中分布在北部的乃东区、中部的隆子县和南部的错那市。这些资源不仅在城区内有分布,而且在农牧区和边疆地区也有留存,体现了红色文化在山南市的广泛影响和深厚底蕴,并呈现出分布范围广、集聚性低的特点。山南市现存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为红色文化物质资源(遗址、遗迹、实物和有关纪念设施)和红色文化精神资源(文艺作品、人物事迹、革命精神、光荣传统和爱国守边精神)。红色文化物质资源如山南市烈士陵园、中印自卫反击战张国华将军前线指挥所旧址、洛扎县烈士陵园、西藏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旧址、列麦人民公社旧址等;红色文化精神资源如玉麦乡“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克松村“爱党爱国、敢为人先、团结拼搏”、列麦乡“不等不靠、不屈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等红色文化精神资源。
  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契合点
  红色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创造主体、内容、目的之间存在高度的契合性,这也是红色文化能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载体的因素之一。
  (一)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创造主体相同
  红色文化,是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群众投身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与社会实践中孕育而生的共同体。可见,红色文化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