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08版
西藏“十五五”时期 构建高原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思路研究
  
 符合时代、符合要求的总体定位、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关于总体定位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按照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切实增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 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 ①总要求,聚焦“四件大事”②聚力“ 四个创建”③, 用足用好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既要“做大量”又要“做优质”,积极培育打造“九大产业”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优④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培育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1]
  (二)关于原则要求
  一是坚持突出产业体系。以优势资源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扩大消费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全面改革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
  二是坚持彰显特色优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西藏战略定位,因地制宜、统分结合,深耕政策优势,发掘资源优势,展现区位优势,用好后发优势,畅通经济循环,切实把各项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是坚持着眼产业链。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大力实施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短板产业补链、新兴产业建链,增强产业关联度。
  四是坚持凸显发展重点。围绕重点产业,扬长避短、加大攻势,优布局、“ 一企一策”育龙头、强载体、拓链条、创品牌,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经济格局,提高产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五是坚持并重补短强弱。聚焦“老大难”问题,走好“创新路”,用好“ 改革招”,打好“生态牌”,立好“开放局”在解决突出问题的过程中破除制约、挖掘潜力、培育动能[2]。
  六是坚持守住底线红线。围绕产业体系建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高效集约绿色发展,推动在发展中保障改善民生,将产业发展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物质承载平台。
  (三)关于指标体系
  一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构建客观反映现代化产业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既有政策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依据,既能体现西藏全区整体情况又可供地市县区地方参考,既有系统性又有代表性,既要数据全面真实又要具有可获取性等原则。
  二是目标指标构建的维度。高质量发展需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标指标构建,一是要做大“量”。当前西藏产业“量”还不足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