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 云南实践与探索
二是推进口岸、园区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口岸与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贸易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型经济平台多园区叠加发展路径。实时提炼“一地多牌”释放叠加政策红利的做法及成效,构建具有云南地域特色的口岸经济+园区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口岸经济升级发展。
三是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加大对沿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投入,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推动制造业加快发展,增强沿边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四是强化产业协作。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强沿边地区与省内不同功能开放型园区、腹地经济圈联动,完善沿边产业配套,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加强开放平台协同合作,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在不同平台的有效衔接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与政策集成。推动各个开放平台间的政策互通、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运转效率。
二是深化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国际合作园区形成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合资企业三个层级的协调议事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三是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海关、边检、物流等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解决产业链中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促进贸易便利化。
(五)健全民间交流机制,激发民间交往活力
一是搭建系列常态化民间交流平台。深化社会和民间团体对外交流渠道建设,完善对外交流项目化、成果化、社会化机制,推动通过民间活动、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扩大公共外交,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在贸易、科技、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二是创新外籍人才服务便利化举措。简化外籍人才签证办理流程,提高签证办理效率,优化居留管理政策,为外籍人才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吸引更多外籍人才和企业来云南创新创业。[10]
三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云南本地高校与南亚东南亚院校的沟通合作,根据各方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建立实习合作机制,完善相关语言专业人才培养,解决语言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孵化。
注释
① 这段话出自2023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的视频致辞。参考欧阳洁,罗珊珊.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N].人民日报,2024-12-07(01)。
② 数据来源:参考昆明海关.云南对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连续5年超千亿,是怎样炼成的?[EB/OL].http://lasa.customs.gov.cn/kunming_customs/611304/611305/5718743/index.html。
③ 数据来源:参考吴珺,李熙临.从三个发展样板看云南对外开放工作[EB/OL].https://news.qq.com/rain/a/20250430A0A6BP00?media_id&suid。
④ 数据来源:根据2025年云南省发改委“协同发展改革研究专项工作项目”“完善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研究”课题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韩成圆,刘子语,杨春梅,等.奏响合作开放新乐章[N].云南日报,2025-01-09(0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2022(21):6-21.
[4]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2/content_7004409.htm.
[5]胡晓蓉,段毅.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主动作为成果丰硕[N].云南日报,2023-10-14(01).
[6]韩成圆,郭瑶.澜湄合作“金色平台”更加闪耀[N].云南日报,2025-03-22(03).
[7]王宁,李银,王长山.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N].新华每日电讯,2025-03-05(07).
[8]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EB/OL].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9/c31232757/content.html.
[9]谢进,岳晓琼,张潇予.构筑大枢纽 打造新高地[N].云南日报,2025-03-10(03).
[10]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https://www.ynxc.gov.cn/html/2024/shouyetongzhigonggao_0220/10047.html.
作者简介
雷 扬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对外开放、金融理论与实务和设施建设
唐华珧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宏观经济
三是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加大对沿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投入,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推动制造业加快发展,增强沿边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四是强化产业协作。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强沿边地区与省内不同功能开放型园区、腹地经济圈联动,完善沿边产业配套,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四)加强开放平台协同合作,促进上下游产业链在不同平台的有效衔接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与政策集成。推动各个开放平台间的政策互通、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产业链运转效率。
二是深化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推动国际合作园区形成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合资企业三个层级的协调议事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作,为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三是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推动海关、边检、物流等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解决产业链中存在信息孤岛问题,促进贸易便利化。
(五)健全民间交流机制,激发民间交往活力
一是搭建系列常态化民间交流平台。深化社会和民间团体对外交流渠道建设,完善对外交流项目化、成果化、社会化机制,推动通过民间活动、学术交流等多种方式扩大公共外交,加强信息共享,促进在贸易、科技、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二是创新外籍人才服务便利化举措。简化外籍人才签证办理流程,提高签证办理效率,优化居留管理政策,为外籍人才往来提供更多便利,吸引更多外籍人才和企业来云南创新创业。[10]
三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云南本地高校与南亚东南亚院校的沟通合作,根据各方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建立实习合作机制,完善相关语言专业人才培养,解决语言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技术交流和项目孵化。
注释
① 这段话出自2023年9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的视频致辞。参考欧阳洁,罗珊珊.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N].人民日报,2024-12-07(01)。
② 数据来源:参考昆明海关.云南对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连续5年超千亿,是怎样炼成的?[EB/OL].http://lasa.customs.gov.cn/kunming_customs/611304/611305/5718743/index.html。
③ 数据来源:参考吴珺,李熙临.从三个发展样板看云南对外开放工作[EB/OL].https://news.qq.com/rain/a/20250430A0A6BP00?media_id&suid。
④ 数据来源:根据2025年云南省发改委“协同发展改革研究专项工作项目”“完善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研究”课题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韩成圆,刘子语,杨春梅,等.奏响合作开放新乐章[N].云南日报,2025-01-09(0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0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大,2022(21):6-21.
[4]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EB/OL].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2/content_7004409.htm.
[5]胡晓蓉,段毅.抓住机遇发挥优势 主动作为成果丰硕[N].云南日报,2023-10-14(01).
[6]韩成圆,郭瑶.澜湄合作“金色平台”更加闪耀[N].云南日报,2025-03-22(03).
[7]王宁,李银,王长山.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N].新华每日电讯,2025-03-05(07).
[8]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EB/OL].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29/c31232757/content.html.
[9]谢进,岳晓琼,张潇予.构筑大枢纽 打造新高地[N].云南日报,2025-03-10(03).
[10]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https://www.ynxc.gov.cn/html/2024/shouyetongzhigonggao_0220/10047.html.
作者简介
雷 扬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对外开放、金融理论与实务和设施建设
唐华珧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宏观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