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8版
贵州“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回顾 及“十五五”展望

  数字技术赋能有机高粱种植基地

  3、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速
  一是积极争取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农业全链条发展主体持续增加。重点围绕高原夏秋蔬菜产业、山地冬闲油菜产业、朝天椒产业、山地食用菌产业、肉牛产业等,打造高质量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农业产业强镇58个。争取中央资金累计27.6亿元,支持贵州蔬菜集团、黄牛集团、贵阳农投、安顺黄果树中央厨房等79家龙头企业实施蔬菜、肉牛、食用菌、辣椒、油菜、茶叶、中药材、肉鸡8个集群项目 。加快培育[7]壮大龙头企业队伍,持续开展认定和监测工作。截至2024年底,贵州共认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2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3家,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底,贵州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7个、重点村45个,“十四五”期间新增创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镇76个、重点村260个。三是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快提升,2024年贵州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6% ,较2020年提升了15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
  4、农业绿色化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效显著。贵州农药使用量从2020年的8422.73吨减少到2023年的6569吨,降幅达22%;农用化肥施用量从2020年的78.8万吨减少到2023年的74.74万吨,下降5.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2020年的45411吨下降到2023年38138吨,下降16%;农膜回[8 ]收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不断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通过推动粪污肥料化利用、实施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粪污治理社会化服务等举措,到2025年,各县(市、区、特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0%以上 。 三是不断增强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截[9]至2024年底,贵州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1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绿色食品517个,累计获得“圳[10]品”认证64个、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425个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升,供给规模持续扩大。
  (三)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条件持续改善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持续增加
  “十四五”期间,贵州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有效支持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实施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排水与节水设施建设、田间道路铺设等内容,有效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粮食单产水平的稳步提升。2021年至2024年,已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补助资金144.35亿元,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819万亩,亩均补助标准从2021年的1500元逐年递增至2024年的3000元 ,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2.69万亩。[1 1] 2022年、2023年连续获批成为国家级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实施省份,争取资金2.8亿元,支持贵州蔬菜集团、贵州黄牛集团、贵阳合力、贵阳农投等43家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已完工冷库1545个、总库容553.58万立方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