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2版
高质量擘画广西面向东盟 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十五五”新图景
  注入新动力。“十五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产业从“追赶”向“领先”跨越,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推动形成“老朋友、新合作”的良好局面,也有助于进一步助力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提速增效。
  (二)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挑战
  一是美国对我打压遏制升级带来外部环境挑战。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演变为激烈的“科技战”,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控制权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十五五”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方位、深层次加速演进,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及其持续影响,将重塑我国与欧美、东盟等经济体的产业链和贸易格局。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易受复杂多变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外跨境合作和对内承接产业转移均可能受到较大冲击。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在外部压力下凸显。在美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国设置高关税的背景下,苹果、三星、LG等大型在越链主企业从供应链稳定出发,要求其供应商实现本地配套,导致国内部分行业企业外迁越南。与此同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积极承接全球产业链的制造与加工环节。这对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广西而言,加剧了同质竞争压力,尤其是制造业面临较大挑战。三是广西自身发展短板制约开放合作效能的充分释放。后发展欠发达作为广西的基本区情,决定了其在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仍存在先天短板,长期积累的内生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构成了制约发展的深层瓶颈。这些问题进一步转化为经济稳增长承压、产业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支撑不足、城乡区域协调度偏低、开放合作层次不高、周边竞争压力加大等现实挑战,直接削弱了广西对接东盟的产业承接能力、政策落地效能与开放品牌吸引力,使得面向东盟的合作在深度拓展、能级提升上面临多重制约。
  高质量擘画:“十五五”时期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窗口的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完善沿边地区各类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布局,推动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17]这为“十五五”时期推动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提供了行动指南。
  ( 一)提升面向东盟的互联互通水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开放合作的前提支撑。需积极跟进谅山-河内、芒街-下龙-海防标准轨铁路项目规划制定,争取国家层面更大支持。加快推进边境口岸铁路建设与扩能改造,推动文山至靖西铁路建设,研究推进靖西至龙邦铁路项目建设,加快建成崇左至凭祥高速铁路等项目。同时,加快建设中越边境智慧口岸,规划研究东兴-芒街口岸北仑河三桥。推动中国(广西)-东盟运输物流便利化发展,加快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在航空领域,加密南宁、桂林至东盟重要城市及旅游城市的国际客运航线,做优“经邕飞”“金桂飞”中转品牌,拓展经南宁、桂林中转至东盟的航线网络。能源合作方面,持续推动与东盟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与东盟国家能源资源合作,畅通与东盟国家的能源合作大通道。
  ( 二)做优做强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载体
  依托互联互通基础,进一步升级开放平台功能。一是推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