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7版
聚焦三大经济 助推云南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
  优化仓储布局、推广循环包装等方式,为其提供绿色、高效的供应链与物流服务,推动物流服务向绿色服务转型。绿色金融服务市场前景广阔。金融机构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等产品,为云南省绿色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云南面临产业数字化转型契机
  我国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创新突破动力,并通过产业主体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产业价值链重构以及产业生态网络完善,不断引领着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数据驱动生产性服务加速升级 。[1]数字经济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优化供应链管理、市场预测,如物流企业利用实时数据优化配送路径,降低空驶率。近年来,各类数字平台在我省崛起,如“融信服”平台以“数据+政策+金融”的服务模式,利用多维度可信数据对企业进行数字信用画像,提高中小微企业便利度。服务模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多流合一”赋能产业链降本增效,数字技术打破地理限制,如跨境支付、远程技术服务,为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提供便利。
  (三)全球化背景下,凸显云南区位优势
  在全球化发展成为主流选择的今天,南亚、东南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其低关税政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关键桥梁。云南作为我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其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带来巨大机遇。跨境物流服务潜力巨大。随着中老铁路、中缅通道、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航空网络、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国际冷链、跨境电商物流等高端服务发展潜力逐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增长空间广阔。云南省与境外106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对已建交的南亚东南亚国家实现全覆盖,未来能够为生产性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便捷的跨境支付和融资服务。技术与研发合作日益紧密。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落地云南,推动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绿色能源等领域的跨境协同创新。如中国-老挝(万象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催生研发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工业设计、数字化转型等高附加值服务需求通过“ 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的全链条联动深度嵌入区域产业链,为南亚东南亚制造业升级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从单一技术输出向“技术赋能+服务增值”的跃迁。跨境商务等生产性服务门槛持续降低。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RCEP落地生效,各项政策降低了关税壁垒,推动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专业服务跨境布局,降低了企业跨境服务门槛。云南从开放末端变为开放前沿,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依托跨境基础设施与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供应链管理、技术赋能、金融支持等服务环节,从而更高效地支撑产业链升级。
  “十五五”时期云南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挑战
  (一)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云南服务贸易“出海”压力加大
  服务贸易不确定性加剧。中美互加关税并扩大至技术管理领域,导致服务壁垒与技术封锁不断深化 [ 2],云南科技服务、跨境数字服务等高附加值领域在美欧的市场收缩,短时间内在东南亚国家难以实现同等收益。单边加征关税直接冲击多边贸易框架,云南作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所开展的中国-东盟贸易合作与美欧市场国际贸易压力会进一步加大。区域供应链朝“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