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4版
“一带一路”倡议下 西安鼓乐对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影响研究
文/张艳艳
  ◎陕西省“一带一路”国际陆港物流联合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 GH202511)◎西安外事学院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唐诗宋词鉴赏》(项目编号: KCSZ202412)◎ 2025年度“陕西省国际中文教育专项课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 2025HZ0686)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及周边地区的汉族民间大型鼓乐,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古老乐种,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千年宫廷和都市乐种,被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西安鼓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逐渐成为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为增进丝路沿线国家友谊和文明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促进西安鼓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丝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鼓乐,是流传在西安周边地区的汉族民间大型鼓乐,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千年古乐曲的古老乐种,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千年宫廷和都市乐种,被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盛唐遗音原生态” 。 [1]
  汉唐以来,丝绸贸易的发展,中原和丝路沿线各国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日渐频繁,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借鉴、交融的趋势。西域地区诸如铜钹、胡鼓、胡笳、箜篌、五弦、琵琶等演奏乐器,逐渐传入我国,它们独特的音乐旋律、演奏节奏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层次性和节奏性。音乐文化传播具有复杂性特点,我国音乐受西域音乐影响,改变乐曲名称、完善乐器、增强音乐表现形式,吸收外来文化而使其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2] 西安鼓乐融合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音乐文化与我国古代宫廷、宗教、民间音乐文化,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不仅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瑰宝,也是丝绸之路上音乐文化交流的见证,是丝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西安鼓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丝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
   西安鼓乐在丝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一)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进友谊和理解
  西安鼓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演奏形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西安鼓乐在各地的演奏,往往能够吸引众多观众的目光,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亮点。2023年5月18日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