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3版
陕西教育援藏:为西藏阿里教育种下种子— —陕西“组团式”援藏教师群像录
  主动性和自觉性非常强烈。下乡普查过程中,目睹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境,他平生第一次想方设法组织在陕西的各种人脉关系,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他自豪地说:“力量也还蛮大。”通过他的努力,为普兰幼儿园筹集到4.3万余元的书架整理柜,为多油村小学筹集到100套冬装,还给巴嘎乡中心小学筹集到了400册图书。
  在陕西与西藏阿里联合举办的“国培计划”暨“组团式”教育人才送教培训活动中,获得普兰县政府授予的“先进短援干部”与“援藏优秀人才”称号的李龙强作为陕西教育工作者代表作汇报展示。他充满深情地讲道:“我们是用智慧碰撞出火花,为普兰教育带来更美好的希望。 ”
  阿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其实大部分参加“组团式”援藏的老师们并没有太全面的印象。但只要与李龙强一样深入到过阿里地区各个县乡学校的老师们,会对这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离开后还会对这里魂牵梦绕。
  2024年6月,第三批援藏教师选派8位老师赴阿里边境五县“送教下乡”。来自长庆二中的张立宏老师与其他7位老师,从拉萨乘车到达阿里地区,辗转4000余公里,“很多地方的海拔超过5000米,有些县城房间没有自来水,我们得自己打水。”短短10天的时间里,和阿里地区7个县8位老师走完了5个县,分别为普兰县九年一贯制学校、噶尔县中学、革吉县初级中学、改则县中学、措勤县中学5所学校举办了多场公开课与专题讲座。
  读万卷书不如走万路,在阿里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张立宏走过了太多地理学概念上的山湖河川的界点与界线,才明白自己过去对这句话的理解何其苍白。在强烈感受到阿里基础教育的薄弱以及阿里教育人的不易时,瞬间的蜕变与内省让大家对教育援藏重新有了更深的思考与认识。大家都会觉得或许自己讲过的每节课,某次不经意传授的知识点能启发到另一个灵魂的开悟,这才是教育者一生追求的回馈。
  这是你们建设成的拉阿高中
  离开拉阿高中时,石曲拉姆书记对陕西援藏老师们讲了一句话,让很多人当场破防,眼眶湿润。“以后,当你们带着亲朋好友自驾国道318再回到拉萨的时候,只要一扭头就能看到焕然一新的拉阿高中时,这是你们建成的拉阿高中。”付斌解释道:“书记所说的‘焕然一新’就是指我们在这里三年中,陕西省为拉阿高中各种软硬件的再投入。”“十四五”期间,陕西省为拉阿高中注入了约2000万资金翻新学校操场、4栋宿舍楼。据付斌介绍,学生宿舍供暖问题是这次解决的重点,陕西省体育局通过招标将学校操场水泥台子升级成了座椅。
  付斌说不知是不是自己年纪大了,还是因为在高原,人很容易被感动。2023年9月新学期,高一录取了新生嘎玛泽登,他有个哥哥贡嘎在高三。离高考只剩几个月了,孩子的父亲要给贡嘎请假,“我把小儿子送来了,家里总得有个放牧的,要不然我小儿子就不报到了。”这是付斌从教多年经历中无法理解的行为。“我们俩的语言又不通,只能找石曲拉姆书记。”经过书记的劝说,先给批了一个月假,“可在高考前一个月,孩子的父亲才同意贡嘎回拉萨参加高考,自然贡嘎也落榜了。石曲拉姆书记对有一点沮丧与不理解情绪的付斌和陕西老师们说道:“我们学校藏族孩子的文化基础落后,家长们的认知也有限。但你们想想,当下学校的孩子们有天也会成为父母,当他们的孩子再到上学的时候,我们阿里的教育,阿里的家长的认知,阿里的人口的素质是不是就有了彻底改观了?”付斌说,书记的话一下子打动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援藏老师们真正体会到“教育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句话的内涵和深意了。
  石曲拉姆书记总对孩子们说:“你们得好好学习,将来出去看一看,就会明白你们的世界也可以有无限种可能。”如今,教育援藏让高山牧区的孩子们有了这样的机会。付斌这批陕西省援藏教育团队大力开展与藏族师生的交流、交往、交融“三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