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2版
陕西教育援藏:为西藏阿里教育种下种子— —陕西“组团式”援藏教师群像录

  李龙强在普兰教体局门前的留影

  据付斌讲,第三批“组团式”援藏教育工作结束时,还有另外两位老师与吴波校长一样继续留在了拉阿高中。
   来自普兰来自阿里的记忆
  李龙强的微信头像是海拔6656米的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2024年7月2日,他第一次站在世人向往的“神山”脚下的那一刻,他摘下移动制氧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冈仁波齐,“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笼罩着我。 ”
  与付斌他们不同,李龙强是西安市教育系统第一位短期援藏的老师。2024年5月30日,他参加的陕西省第十一批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员团队从西安飞向阿里。随后,36人团队中的32人留在了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噶尔县,李龙强与其他3人被派到距离噶尔县约360公里的中印尼三国交界的边境县普兰。
  回来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李龙强觉得对普兰工作生活的记忆反而越来越清晰,“或许是当时在高原,反应有些迟缓吧,反而每天过得有些模糊。”他不觉得自己的记忆是有滤镜的,过滤掉了太艰苦的部分,“在普兰的8个月里,我每天戴着移动制氧机工作、生活。 ”
  普兰县不设高中,身为高中语文老师的李龙强在普兰县主要承担教体局一部分行政管理工作。8个月的时间里,他记完了两大本会议记录。2024年8月21日,李龙强拍摄了一分钟的工作视频,视频中他气喘吁吁地讲解道:“今天我们来到普兰县距离边境最近的幼儿园——科迦村斜尔瓦组幼儿园,只有一位小朋友、一位园长、一位保洁、一位食堂管理人员。”他感慨:“太不容易了,大山那边就是尼泊尔了。”在普兰,李龙强接手的都是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工作。这次就是由他带队,按“十五五”规划要求,对普兰县县域内所有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一次实地勘察工作。他自己觉得:“这些行政管理工作对我自身能力的提升特别快。 ”
  也是在普兰,李龙强体验到了一种从未有过强烈的被需求感。他先后担任普兰县爱国主义演讲比赛评委、“推普月”普通话推广大使,获得阿里地区“援藏计划”语文教师新课标培训班“ 优秀学员奖”等。他也目睹了基层很多藏族工作人员通过教育改变了人生轨迹,而每当看到孩子们那种对知识渴望的眼神,“ 让我有种紧迫感”。为了验证自己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能不能适合这里的孩子,他在巴嘎乡小学、霍尔乡小学、多油村小学进行课堂实践,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教师们,课后给老师们提出教学指导意见。他觉得自己在普兰的教育实践是成功的,“我带来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让这里的老师和学生耳目一新。 ”
  每一位援藏老师自身带有一定的资源,李龙强的教育资源比较丰富,他本人是西安市第七十中学高三语文考研组组长、莲湖区兼职高中语文教研员、西安市“贾玲名师+”研修共同体成员。在陕西-西藏阿里教学教研交流活动中,他得到了西安市教育界名师们答疑解惑指导。在普兰县语文新课程新理念教师培训中,李龙强从专业的角度对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师生互动等方面予以指导,效果明显。指导藏族教师普布卓玛在区域初中语文教师赛教中荣获三等奖;刘龙华、林小力和格桑曲珍等教师在地区级教科研课题通过立项评审。
  在普兰,李龙强觉得自己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