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5版
西安市第七十中学: 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为职业高中。七十中于1980年停招了高中班,开设了职业班,并在1984年挂牌为“西安市西城高级职业中学” 。彼时的七十中,开启了“初中+职高”的办学模式,但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秩序较为混乱,中考合格率长期在20%-40%的低位徘徊。据相关资料显示,1983年,七十中的初中毕业合格率仅为21%,最高的1986年也仅达到45%。
  然而,学校发展的转折点也出现在1986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开放的年代,各个领域都大胆尝试,教育领域也在此时迎来了重要的变革期。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相继颁布,七十中看到了国家对教育领域新的要求,亦不愿一直处于落后被动的局面,决心整改模糊粗放的管理模式。
  面对硬件条件短期内难以改善的现实,学校果断决定从软件建设方面发力。1986年,学校率先在西安市莲湖区成立政教处,强化德育管理工作。1987年初,一场意义深远的“帮教”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展开。最初,这是一项帮差活动,全校75名教职工积极响应,每人主动承担起一至两名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教任务,每周至少与学生交流一次,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情况,及时予以指导。各年级组长每月定期召开帮教工作会,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
  这些极具针对性的举措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效。1987 年中考,学校毕业会考合格率一举突破50%,达到61%,首次荣获莲湖区“教育质量一等奖”,并被莲湖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学校”称号。
  后来,七十中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实践以及外省学校新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意识到仅开展帮差活动是不够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差异,多元激励。除了对困难生下功夫,学校还要帮助全体学生分层次提升,无论是学习较好还是学习较差的学生,都要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让每个人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这一目标下,七十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体系——五育量化管理。所谓“五育量化管理”,是一种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量化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体系。它既是管理方法,也是评价标准体系。其核心是将模糊的教育管理量化,通过对具体事项赋予积分、定期核算数据来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工作的成效。具体而言,它立足于学校的长远目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来细化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再依据制度检查学生表现,将结果纳入量化体系作为评比依据,同时以丰富的活动作为载体,推动班级管理和学生的特长发展。这套管理体系让七十中全面地发展起来,也是七十中“全面+特长”这一办学特色的起源。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确立了基础教育要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转变。七十中的管理模式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帮教”活动的开展,“五育量化管理”的实施,成为七十中解决素质教育难题的有效途径。自此,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焕然一新,在西安市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吸引了众多兄弟学校前来参观学习。到1996年,七十中已经取得了莲湖区中考十连冠的殊荣。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七十中的初中部越办越好,职高部分则并入了莲湖区职业技术学校,七十中又回归到了一所纯粹的初中。
  1999年,国家教育改革持续深入推进。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