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9版
数字经济背景下 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的商业数据洞察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案例库建设方面建议精选“字节跳动全球化流量运营”“拼多多社交电商裂变策略”等数字经济典型商业案例,通过组织案例研讨工作坊,引导学习者深度拆解商业模式内核,形成动态商业决策思维,在教学形态创新层面,可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智慧教学场域,借助慕课平台实现理论知识的碎片化吸收,而实体课堂则转型为方案路演、商业沙盘推演等深度交互场景,通过多维教学空间的有机衔接,真正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转化上升。
  (三)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产教协同与校企联动是培育新商科复合型人才的核心手段,教育机构需与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构建战略伙伴关系,联合打造实战型教学平台,通过设立企业定向实践岗位,使学生能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锤炼专业技能,同步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校方则通过组建专家智库,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以电商领域为例可开展“校企双元育人”项目,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实现毕业生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实施“企业导师驻校计划”,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总监级管理者参与案例教学,将行业洞察融入理论课堂。同步建立教师企业研修制度,专业教师通过季度性岗位轮训更新知识结构,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校企可共建数字经济创新实验室,针对智慧供应链、数字营销等前沿领域开展应用型研究,形成“教-研-产”良性互动的生态闭环。
  (四)国际化教育与交流
  在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与数字化浪潮加速推进的时代语境下,构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新型商科人才培养体系已成为战略要务,教育机构需要着力整合跨国教育资源,通过与QS排名前200的海外院校共建深度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协同培育路径。以分段式联合培养模式为例,学生在完成国内两年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课程后,可自主选择进入海外合作院校进行高阶课程研修,这种浸入式学习经历不仅能系统认知多元商业生态体系,更可形成全球化思维框架,同步实施“国际学术伙伴计划”,定期聘请海外权威学者驻校开展主题工作坊,并搭建跨国产学研对话平台,使学术前沿动态与本土实践形成有效共振。更需构建海外实践育人矩阵,支持学生参与模拟联合国商谈、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实战平台,在跨文化情境中锤炼商业决策能力。课程体系方面,可参照AACSB认证标准开发国际商科课程群组,在双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案例分析,重点培育学生在国际并购、跨境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实战素养,使毕业生在全球职业发展赛道中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新商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成为推动商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行动。本文对传统商科教育模式存在的局限性以及现有的培养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系列策略。下一步,应继续探索数字经济和商科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出更为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卢尚坤.新商科背景下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J].对外经贸,2024(3):153-156.
  [2]吴丽文.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升级与实现路径研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11):27-31.
  [3]曹颖.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22(5):114-116.
  [4]林萍.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商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2(4):102-104.
  [5]倪莹莹.数字经济背景下湖南高职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瓶颈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1(8):79-81.
  作者简介
  李东东 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谷苗苗广西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零售企业营销管理、旅游市场营销
  叶万余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