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与建构: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中国路径— —评《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力是内外元素的交融与整合。在这些动力的协同作用下,职业本科才得以诞生及发展[8]。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可以通过满足多元化需求、保障条件支持、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鼓励创新实践等四个层面进行路径拓展。职业本科大学的内部运行机制以“和谐共生”为目标 ,[ 9]书中厘清了办学机制、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招生就业机制等多重内部运行机制的关系,也指明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协调发展的外部联动机制。
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为支撑,其运行框架涵盖了中央政府、地方行政机构、职业教育院校、社会公众及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在价值理念与发展诉求上呈现出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动态平衡,既存在目标一致性又存在利益博弈性。国家追求公平与质量;地方政府侧重效率与区域经济适配;职业院校关注自身利益与办学水平提升 ;公众与社会全面参与舆论监督;用人单[1 0]位以收益为追求目标。在治理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困境。国家层面存在政策支持不足与资源配置不均,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地方政府因经济水平差异与政绩导向导致投入不均衡;职业院校师资薄弱、设施落后,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公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偏低;用人单位与院校合作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人才培养实效。想要破解这些问题,则需以协同治理为核心,建立多方联动的实践体系。
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构建政策引领、资源优化、管理创新与技术赋能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协同推进。第一,政策制度保障是基础和前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本科教育的法定地位,并通过财政支持、招生就业政策优化及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多层次制度框架。第二,资源配置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和合理配置。聚焦行业需求导向的教学资源建设,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第三,管理服务保障是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推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常态化评估与反馈机制为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第四,技术保障是推动教育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为职业本科教育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智能化辅助系统及数据分析优化,重塑教育模式。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的完善,则为技术应用提供了稳定环境。四重保障体系的协同作用,旨在破解职业本科教育在政策落地、资源配置、管理效能及技术应用中的瓶颈,助力职业本科办学质量提升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11] 将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契合,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不断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走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井文.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职教通讯,2019(7):53-59.
[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3]崔奎勇,刘广耀,史娟.我国本科职业教育质量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2):98-103.
[4]罗克全,高芳芳.夯实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22(21):59-61.
[5]李慧心.职业本科大学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23.
[6]冯东,张美玲.分流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生涯发展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1-5,40.
[7]冯东.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24(4):1-9.
[8]朱德全,涂朝娟.职业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健康新生态[J].中国电化教育,2023(1):38-45.
[9]金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治理体系与时代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5(7):40-44.
[10]冯东,李慧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行政化问题与规制路径[J].教育评论,2021(11):111-117.
[11]冯东,连雨,文若茜.职业本科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契机、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6):26-30.
作者简介
张 鹤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
连 雨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为支撑,其运行框架涵盖了中央政府、地方行政机构、职业教育院校、社会公众及行业企业等多方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在价值理念与发展诉求上呈现出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动态平衡,既存在目标一致性又存在利益博弈性。国家追求公平与质量;地方政府侧重效率与区域经济适配;职业院校关注自身利益与办学水平提升 ;公众与社会全面参与舆论监督;用人单[1 0]位以收益为追求目标。在治理实践中仍面临诸多困境。国家层面存在政策支持不足与资源配置不均,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亟待完善;地方政府因经济水平差异与政绩导向导致投入不均衡;职业院校师资薄弱、设施落后,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公众受传统观念束缚,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偏低;用人单位与院校合作机制不健全,信息沟通不畅影响人才培养实效。想要破解这些问题,则需以协同治理为核心,建立多方联动的实践体系。
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构建政策引领、资源优化、管理创新与技术赋能四位一体的保障机制协同推进。第一,政策制度保障是基础和前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规范。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职业本科教育的法定地位,并通过财政支持、招生就业政策优化及国际交流合作,构建多层次制度框架。第二,资源配置保障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确保教育资源的充足和合理配置。聚焦行业需求导向的教学资源建设,通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及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衔接。第三,管理服务保障是提升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为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现代治理体系,推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常态化评估与反馈机制为教育质量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第四,技术保障是推动教育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为职业本科教育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智能化辅助系统及数据分析优化,重塑教育模式。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的完善,则为技术应用提供了稳定环境。四重保障体系的协同作用,旨在破解职业本科教育在政策落地、资源配置、管理效能及技术应用中的瓶颈,助力职业本科办学质量提升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 [11] 将其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紧密契合,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等措施,不断推动职业本科教育走向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井文.改革开放40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职教通讯,2019(7):53-59.
[2]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6.
[3]崔奎勇,刘广耀,史娟.我国本科职业教育质量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1(2):98-103.
[4]罗克全,高芳芳.夯实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22(21):59-61.
[5]李慧心.职业本科大学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23.
[6]冯东,张美玲.分流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生涯发展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1-5,40.
[7]冯东.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三重机制[J].当代教育论坛,2024(4):1-9.
[8]朱德全,涂朝娟.职业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健康新生态[J].中国电化教育,2023(1):38-45.
[9]金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治理体系与时代特征[J].职业技术教育,2015(7):40-44.
[10]冯东,李慧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行政化问题与规制路径[J].教育评论,2021(11):111-117.
[11]冯东,连雨,文若茜.职业本科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契机、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6):26-30.
作者简介
张 鹤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
连 雨 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