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与建构: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中国路径— —评《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老师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估其办学质量,成为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书根据国家职业本科教育建设文件确立指标体系的内容维度,借鉴国内外教师队伍建设典型经验丰富指标体系的内涵维度,以及系统把握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确立发展定位与目标,生成了职业本科大学办学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聘请8-10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专家、教育评价学专家、学校高层管理者、企业领导,采用匿名函询的方法,以本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为评价对象,以质量评价和类型评价为主要监测层面,通过单独访谈先构建一个草拟的评价指标草案,然后经过3-5轮的匿名背靠背多次征求意见,多次再反馈,直至得到一致的意见,最终构建出监测指标体系 。 [5]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试点学校的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以及用人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着重对招生、就业等层面了解家长和学生的认同情况,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薪酬等情况,借以弥补评价指标体系不能全面透彻了解研究对象的不足。另外还提出评估指标体系结果的运用建议,以职业本科大学办学质量评价结果为指标,衡量区域政府教育履职能力;以评价结果为指引,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以评价结果为导向,促进社会支持认同职业地位提升。
该书以首批职业本科试点大学所公开发布的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做为数据来源,将搭建的《职业本科大学办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工具,开展了办学质量评估的探究性评估。最终,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得分最高,为73.264分;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得分最低,仅56.234分,评估的10所学校平均分值为67.849分,可见首批试点职业本科大学和专家、政府或公众所期待的距离较远。具体而言,办学背景方面,学校发展规划不准确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资源方面,社会参与、校企合作与师资队伍支撑远远不够;办学过程方面,课程、教学、教材、实践多方面差强人意;办学结果方面,学生发展、社会贡献等方面有很多余地。
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过程依赖多重支撑体系
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对于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增强就[6]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 但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同时兼顾教育规律、产业需求和社会效益,仅靠单一维度的改革难以实现真正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其所依赖的多重支撑体系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既需要内在动力及治理机制的革新,也需要外部政策环境、资源配置、管理服务、信息技术的支持与保障。
职业本科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主要源于内部自组织动力、外部他组织动力以及内外交融产生的共组织动力 。[ 7]自组织动力源于教育理念、目标、条件等内部元素的互动与激发;他组织动力由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驱动,包括政策支持、经济基础、舆论环境等方面;共组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