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5版
西部地区基层党组织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文/苏日娜
  
  本文以西部地区基层党组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路径。文章指出当前西部农村地区基层党组织存在组织功能退化、资源匮乏、小农思想制约及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因此,应整合内外资源,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才、经济、文化方面的引领作用,为西部民族地区探索一条内生动力与外部支持相协同的乡村振兴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 1]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本质功能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处于核心地位,通过政治引领、领导发展、服务群众、人才培养和社会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各项能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提出,“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 ” [3]这意味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不应局限于组织内部,还应向外拓展,以党的建设引领乡村治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西部地区乡村大多处在边疆地区、民族地区,自然条件差、发展落后,人口空心化程度高,相较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更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与支持作用。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4]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分为全过程民主型、主导型、自治型和放任型四种类型[5 ] 。 主要方式有:通过将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与乡土社会的资源禀赋相结合,提升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实现党建引[6]; 通过践行系统观念[ 7]和尽责式治理理念[8]领乡村社会共治;通过搭建空间平台的场域再造机制、打通边界障碍的资本整合机制、强化社区参与的习惯重塑机制等共同激活党建引领 [9]乡村治理活力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各地积极探索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创新组织形式、优化工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构建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格局。这为打造充满活力、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现代化乡村提供了坚实保障。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破解基层治理困境、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