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9版
乡村振兴战略下赤峰市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出“定向培养计划”,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企业项目实践,毕业后直接入职,减少人才外流。再次,制定针对性人才引进政策,聚焦文旅规划、品牌营销、数字技术等方面的高端人才,以文化IP开发、智慧文旅平台建设等重点项目为载体,吸引区外专业团队入驻,并设立文旅人才专项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给予住房、创业等支持,解决高端人才“引进难”问题。针对本地人才,成立“赤峰文旅人才发展基金会”,对扎根乡村的文旅创业者、非遗传承人给予创业扶持与传承津贴,如资助蒙古族皮艺匠人开设工作室、支持契丹文化研究者开展课题研究,吸引本地人才回归。最后,政企联合定期举办“赤峰文旅人才峰会”,促进人才的思想碰撞与技术交流合作;建立人才资源库,促进人才与文旅项目需求的精准匹配。如此,赤峰能够逐步构建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文旅人才队伍,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实现文旅资源共享
  赤峰要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区域协同和互利共赢为原则,通过完善跨地区合作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共建共享基础设施与市场渠道,着力构建跨区域的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切实解决当前各旗县区各自为政、跨区域合作不深等问题。
  第一,可以联合周边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盟市及承德、朝阳等毗邻城市,成立“蒙东-辽西文旅协同发展联盟”,制定区域文旅发展规划,明确各地区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例如,赤峰重点发展红山文化与草原民俗旅游,呼伦贝尔聚焦生态草原旅游,承德侧重皇家文化旅游,形成互补共赢的区域文旅产品体系。同时,建立联盟成员间的定期会商制度,协调解决资源开发、市场监管、利益分配等跨区域问题,打破行政壁垒对文旅要素流动的制约。第二,可以牵头构建区域文旅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地区的景区景点、非遗资源,开发“ 蒙东文旅”统一品牌,设计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如串联赤峰红山文化遗址、承德避暑山庄、朝阳牛河梁遗址,打造“红山文明溯源之旅”线路;整合赤峰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资源,推出“内蒙古草原深度体验环线”;联合举办“蒙东文旅产业博览会”“草原文化旅游节”等区域性节庆活动,通过新媒体矩阵提升区域文旅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实现客源互送与市场共享。第三,可以牵头规划建设跨区域旅游公路、铁路专线,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同时,共建区域文旅大数据中心,共享游客流量、消费偏好等数据信息,为跨区域营销与产品开发提供决策支持。第四,创新区域文旅合作模式,鼓励赤峰本地文旅企业与周边地区企业开展合资、合作经营,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等方式拓展业务,如支持赤峰的非遗工坊与承德的文创企业合作开发跨界产品,推动蒙古族皮艺与满族刺绣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周宏达.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山东省曹县为例[J].中国商论,2023(3):37-39.
  [2]廖思维.乡村振兴战略下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4(4):46-48.
  [3]根河市:以实际行动加快文旅产业全域全业全季发展[EB/OL].https://wlgj.hlbe.gov.cn/News/show/1192891.html.
  [4]梅靖波.基于游客需求的赤峰红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
  [5]永海.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背景下内蒙古草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J].新西部,2024(10):146-148.
  [6]2024年上半年赤峰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4%[EB/OL].http://tjj.chifeng.gov.cn/tjdt/fbyjd/202408/t20240813_2391081.html.
  [7]赤峰市第十七届红山文化旅游节圆满完成! [EB/OL].http://wlj.chifeng.gov.cn/thxw/202408/t20240828_2399279.html.
  [8]王新超.这个暑期,赤峰文旅一路“狂飙”[N].赤峰日报,2024-09-10(01).
  [9]贾娜.赤峰地区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7):56-57.
  [10]赤峰非物质文化遗产群星璀璨[EB/OL].http://www.chifeng.gov.cn/ywdt/bmdt/202507/t20250708_2620144.html.
  作者简介
  刘常辉 中共赤峰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