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圈”共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驱动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内江市建设“成渝中部教育中心” ,引进重庆、成都的优质高校设立分校或研究院。建设“成渝中部医疗中心”,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运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可缩短周边居民享受优质公共服务的距离,减少“跨区域求学、就医”的成本。
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建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等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机制”,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四)参与层面: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主体意识”
人民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人民主体”,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居民的“主体意识”,是优化“人-圈”共生关系的“社会基础” 。
一是搭建社区议事平台。在城市社区、农村村庄搭建“社区议事平台”,让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居民议事会征求居民对改造内容的意见;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农村居民对公园功能布局的建议。社区议事平台的搭建,可让居民“有话可说、有事可议”,提升居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二是召开民生项目听证会。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召开听证会,邀请居民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与,听取各方意见。例如,在制定跨区域社保政策时,召开听证会,听取跨区域就业人员对社保转移接续的意见;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召开听证会,听取困难群体对住房选址、户型设计的建议。民生项目听证会的召开,可确保民生项目“符合居民需求、体现居民意愿”,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三是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由政府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人大代表票决后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项目实施过程接受人大代表与居民的监督。这种制度可将“政府想做”与“居民想要”结合起来,确保民生项目“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同时强化居民对民生项目的监督,提升项目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宋道雷.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战略设计、运行要素与动力支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6):1-12.
[2]王朋岗,韩一淼,马金辉.关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人口发展关系理论创新的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5(3):110-118.
[3]宋晓敏,尹依明,陈敏.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实践及启示[J].发展研究,2025(8):38-44.
[4]2025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超百万,如何应对智能化转型? [EB/OL].https://www.sohu.com/a/913373332_121885028.
[5]御临河畔正在崛起的一座新城——龙兴[EB/O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752839.
[6]四川省、重庆市深化教育协同发展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3165/202409/t20240924_1152698.html.
[7]王小寒.新重庆“渝”跃向前 双城记“育”见未来[N].重庆日报,2024-04-24(32).
[8]梁钦卿.成渝地区实现全部就医类别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EB/OL].https://www.chinanews.com/jk/2025/09-25/10489300.shtml.
[9]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共筑增长极 同聚动力源[N].四川日报,2025-01-06(12).
[10]成都-重庆50分钟,成渝中线高铁将刷新世界速度[EB/OL].https://politics.gmw.cn/2025-07/25/content_38175245.htm.
[11]廖茂林,潘家华,边继云.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突破 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N].四川日报,2021-04-19(11).
[12]超大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西南街模式” [EB/OL].https://news.qq.com/rain/a/20240806A05ATC00.
[13]同一个人同一年假如是在重庆和四川办理退休,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EB/OL]https://www.sohu.com/a/757794685_100276017.
作者简介
张 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
蒋 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 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
三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建议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全科医生等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考核机制”,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推动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四)参与层面: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主体意识”
人民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人民主体”,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居民的“主体意识”,是优化“人-圈”共生关系的“社会基础” 。
一是搭建社区议事平台。在城市社区、农村村庄搭建“社区议事平台”,让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例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通过居民议事会征求居民对改造内容的意见;在公园城市建设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征求农村居民对公园功能布局的建议。社区议事平台的搭建,可让居民“有话可说、有事可议”,提升居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二是召开民生项目听证会。对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召开听证会,邀请居民代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与,听取各方意见。例如,在制定跨区域社保政策时,召开听证会,听取跨区域就业人员对社保转移接续的意见;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召开听证会,听取困难群体对住房选址、户型设计的建议。民生项目听证会的召开,可确保民生项目“符合居民需求、体现居民意愿”,提升政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三是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借鉴东部地区的经验,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广“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由政府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人大代表票决后确定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项目实施过程接受人大代表与居民的监督。这种制度可将“政府想做”与“居民想要”结合起来,确保民生项目“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同时强化居民对民生项目的监督,提升项目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宋道雷.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战略设计、运行要素与动力支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6):1-12.
[2]王朋岗,韩一淼,马金辉.关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人口发展关系理论创新的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5(3):110-118.
[3]宋晓敏,尹依明,陈敏.中国式城市现代化的实践及启示[J].发展研究,2025(8):38-44.
[4]2025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人才缺口超百万,如何应对智能化转型? [EB/OL].https://www.sohu.com/a/913373332_121885028.
[5]御临河畔正在崛起的一座新城——龙兴[EB/O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5752839.
[6]四川省、重庆市深化教育协同发展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s3165/202409/t20240924_1152698.html.
[7]王小寒.新重庆“渝”跃向前 双城记“育”见未来[N].重庆日报,2024-04-24(32).
[8]梁钦卿.成渝地区实现全部就医类别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EB/OL].https://www.chinanews.com/jk/2025/09-25/10489300.shtml.
[9]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共筑增长极 同聚动力源[N].四川日报,2025-01-06(12).
[10]成都-重庆50分钟,成渝中线高铁将刷新世界速度[EB/OL].https://politics.gmw.cn/2025-07/25/content_38175245.htm.
[11]廖茂林,潘家华,边继云.以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为突破 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N].四川日报,2021-04-19(11).
[12]超大城市老旧小区综合治理“西南街模式” [EB/OL].https://news.qq.com/rain/a/20240806A05ATC00.
[13]同一个人同一年假如是在重庆和四川办理退休,养老金差距有多大? [EB/OL]https://www.sohu.com/a/757794685_100276017.
作者简介
张 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
蒋 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
刘 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