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视域下 高校就业见习机制困境与突围研究
在见习期间能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其二,过程式动态跟踪机制是确保见习效果的关键。在见习期间,各方主体应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学习进度、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关注。企业可以通过定期考核、导师反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见习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岗位要求。高校则可以设立专门的跟踪小组,与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政府则可以通过建立见习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控,确保见习计划的顺利实施。
其三,闭环式评价反馈机制是提升见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见习结束后,各方主体应对毕业生的见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毕业生本人。企业可以根据见习生的表现,为他们提供就业推荐或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建议。高校则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政府则可以通过分析见习数据,优化政策设计,为未来的见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生主体层面:以全方位高度认同促进见习提质增效
在构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机制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见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环节提质增效,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引领青年大学生,增强他们对行业、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还能提升见习的实际效果,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加深行业认知是就业见习的出发点。在进入见习岗位之前,高校毕业生往往对所学专业的应用领域和行业现状缺乏直观的认识。就业见习环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亲身体验行业的工作流程、文化氛围和技术发展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和认知。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行业的兴趣和热情。见习过程中,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与导师和同事交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增进专业认可是就业见习的发力点。在就业见习中,高校毕业生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和提升专业能力。这种实践经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和应用场景,从而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增进专业认可,应充分利用见习机会,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积极参与项目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同时,要主动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需求。
最后,强化职业认同是见习活动的落脚点。通过见习,高校毕业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形成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他们明确职业目标,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高校毕业生要积极参与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此外,还应培养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提升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问清泓.大学生就业见习:规范、偏离与归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5):51-64.
[3]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8):43-45,108.
[4]李爽,边立民.工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现状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0(23):58-59.
[5]张朝霞,张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2):66-69.
[6]王巧义,王嘉宁,赵俏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2(6):46-48.
[7]翁浩浩,余勤.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保障[N].浙江日报,2024-02-19(01).
[8]李小琼.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权益的现状及维护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6-8.
作者简介
任倩倩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注册心理师、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曹刚剑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
黄晓冬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
其二,过程式动态跟踪机制是确保见习效果的关键。在见习期间,各方主体应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学习进度、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持续的跟踪和关注。企业可以通过定期考核、导师反馈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见习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岗位要求。高校则可以设立专门的跟踪小组,与毕业生保持密切联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政府则可以通过建立见习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控,确保见习计划的顺利实施。
其三,闭环式评价反馈机制是提升见习质量的重要保障。在见习结束后,各方主体应对毕业生的见习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毕业生本人。企业可以根据见习生的表现,为他们提供就业推荐或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建议。高校则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政府则可以通过分析见习数据,优化政策设计,为未来的见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学生主体层面:以全方位高度认同促进见习提质增效
在构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机制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见习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主体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环节提质增效,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引领青年大学生,增强他们对行业、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还能提升见习的实际效果,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加深行业认知是就业见习的出发点。在进入见习岗位之前,高校毕业生往往对所学专业的应用领域和行业现状缺乏直观的认识。就业见习环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亲身体验行业的工作流程、文化氛围和技术发展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行业的理解和认知。这不仅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行业的兴趣和热情。见习过程中,要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与导师和同事交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增进专业认可是就业见习的发力点。在就业见习中,高校毕业生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和提升专业能力。这种实践经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和应用场景,从而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为增进专业认可,应充分利用见习机会,引导高校毕业生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积极参与项目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深化专业知识。同时,要主动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以适应行业的变化和需求。
最后,强化职业认同是见习活动的落脚点。通过见习,高校毕业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形成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他们明确职业目标,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动力。高校毕业生要积极参与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活动,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和不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计划。此外,还应培养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以提升他们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问清泓.大学生就业见习:规范、偏离与归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4(5):51-64.
[3]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8):43-45,108.
[4]李爽,边立民.工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现状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0(23):58-59.
[5]张朝霞,张安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S2):66-69.
[6]王巧义,王嘉宁,赵俏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2(6):46-48.
[7]翁浩浩,余勤.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强大保障[N].浙江日报,2024-02-19(01).
[8]李小琼.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权益的现状及维护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0):6-8.
作者简介
任倩倩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注册心理师、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曹刚剑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
黄晓冬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