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西、云南的调查与分析
显示,语言水平作为文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的首要因素。此结果与周大鸣的研究结论相吻合,他认为语言资本短缺是越籍劳工跨境中层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6] 语言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378,表明越籍务工人员的语言水平每提高1个等级,其跨境适应性提高37.8% 。此外,当地文化认知(回归系数为0.253)也对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产生较强影响。中越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文化传统相似,长期交往促进了文化的相融,为越南北部务工人员在华务工及其文化适应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散工、流动商贩和服务性从业者的模型中,语言水平在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与此不同的是,在厂工模型中,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排前三位分别为社会网络扩展(1.712)、汉语增强(1.667)和政策支持(0.972)。在跨境谋生的场域中,越籍务工人员的社会关系网络由天然的亲属关系、社会建构形成的拟制亲属关系、地缘性的同村关系以及基于社交互动产生的朋友关系共同编织而成。这些人际关系与家族纽带等社会网络在越籍务工人员跨境适应过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对其跨境适应能力产生了显著影响。此外,语言水平的提高显著促进了越籍务工人员的跨境适应,而政策支持同样是影响其跨境适应的重要因素。根据现行管理规定,越籍务工人员入境中国务工需要持有《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越中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 ,并需定期返回口岸盖章以确保合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