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2版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进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专列”西安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段首发列车从西安站始发
  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在陕设立生产、研发基地或区域总部,外资外贸进一步提质增量 。[4]陕鼓集团、陕汽集团、隆基绿能、爱菊集团、法士特等龙头企业积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全球布局,加大能源开发、农业合作、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勘探、国际产能合作、海外仓、营销网络建设等领域投资,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全球竞争力,“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
  (二)对外开放平台能级提速扩容
  以自贸试验区作为核心载体,持续推动制度型开放,在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自贸试验区3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省内复制推广,国家改革开放综合实验平台作用日益彰显 。[5]深化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打造中欧、中俄、中日韩等创新产业园区,重点吸引高端制造、科技创新企业入驻,促进科技研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领域国际合作。持续提升西安高新综保区、西安关中综保区等7个综合保税区效能,利用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研发、检测维修、跨境电商等国际业务,进一步打造外贸增长重要引擎 [6]。推动在26个国家(地区)布局53个海外仓,西安、延安等跨境电商综试区吸引国内外电商巨头和供应链企业入驻,推动“陕西制造”和“陕西品牌”便捷出海,跨境电商交易额稳步增长。
  (三)贸易设施建设深化互联互通依托西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路网桥梁航空为载体,编制国际轨道和通信线网规划,进一步打造陆海空多式联运国际贸易通道。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108条国际航线,[ 7]“空中丝绸之路”在全国率先实现“中亚五国八城”通航全覆盖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全货运 航线达到45条,中欧班列“长安号”领跑全国,常态化开行18条国际线路和24条“+西欧”集结线路,基本实现亚欧大陆全覆盖[8]。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入运营,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项目启动建设,[9]“中欧班列+海外仓”供应链新模式逐步形成 。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西咸沣东新城智能计算中心、陕西空天超算中心等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算力平台相继投用 ,国际信息交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稳步推进。[10]
  (四)国际营商环境显著优化
  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持续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充分发挥陕西地处中国地理中心、西北地区交通枢纽等天然优势,积极发挥综合保税区作为对外开放重要平台作用,聚焦新能源、半导体器件、锂电池等新兴领域,按照领域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集、生态融合、体系升级的原则和路径,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持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加大“证照分离”“一业一证”试点改革力度,落实清单事项“一目了然、一网通办”,畅通经营主体意见反馈渠道,建立政府引导、商会参与的企业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