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3版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持续推进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
  方位制度型开放格局。优化“西安国际商事法庭”“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提供高水平涉外法律咨询与仲裁服务,高效解决跨境纠纷,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逐步优化。
  (五)国际传播能力日益强劲
  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陕西故事,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中心,充分发挥陕西文旅资源优势,搭建多样化国际传播交流服务平台,探索多元化国际传播交流服务。围绕党政会议、地域文化、来陕参访、主题活动等精心策划重大国际传播及高能级平台项目,组织并参加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国际交流活动。成立“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 ,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智库交流合作,陕西与中亚国家文化交流更加密切。积极承办参加“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陕西分站赛活动和“海外视角看中国是现代化”等主题论坛,常态化播出《视听陕西》《试听中国·陕西时间》等原创性优秀纪录片及影视作品,全方位介绍陕西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秦岭、黄河等自然文化旅游IP,发掘兵马俑、汉唐文化等外宣名片潜力,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国际传播体系,对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
   对外开放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一是外事外贸外经联动协调不足。相关外事活动的国际影响力和衍生经济效益有限,开放平台作用没有完全发挥,未能完全释放“一带一路”、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等政策红利。
  二是区域开放能级不平衡不协调。资源聚集和开放规模不平衡不协调,西安开放水平远超其他地级市,陕南、陕北开放明显滞后,综合保税区分布不均,最优资源配置和多点支撑的全域开放格局尚未形成。
  三是对外服务保障能力尚需提升。对外经外贸合作的支持力度不足,“走出去”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高、路径选择较少、组团出海壁垒较多,支持我省优势产能与涉外国家开展各领域合作的政策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
  四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支撑不足。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尤其是面向中亚国家,掌握商务接待、技术支撑、协调管理、和中亚国际语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供应不足,无法满足“走出去”“引进来”过程中政府、企业、市场需要,难以形成有效人力资源支撑。进一步扩大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x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 。[ 6] 陕西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强对外开放的战略性、系统性、前瞻性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逐步构建完善陕西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体系,高标准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更宽视野、更大格局、更高水平推动陕西开放型经济取得新突破。
  ( 一)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体系
  一是主动遵循国际经贸规则。发挥省市区工商联、贸促会、驻外机构企业等部门牵线搭桥作用,扩大鼓励外商投资目录,减少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施“单一窗口”服务,缩短货物通关时间。聚焦陕西特色和优势产业,做强做优陕西外事品牌,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新型合作领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