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教育发展的内在关联
基本实现了“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有效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5、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交流困难问题基本解决。为增强人口较少民族与外界沟通能力,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促进人口较少民族村寨的发展,云南省制定了《2016-2020年布朗山乡“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实施方案》,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在扫盲验收基础上,开办汉语口语交流强化培训班和日常汉字识字巩固提高班,确保布朗族贫困人口能熟练使用汉语交流。
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全部脱贫,但是他们在脱贫之后的潜在返贫问题却影响到云南乡村振兴的全局。我们课题组在走访了布朗山乡学校之后发现,这些地区的教育存在很多隐患,经梳理之后总结如下:
(一)乡村教师招不到、留不下、稳不住
招不到、留不下、稳不住人才就是布朗山乡的最大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不具备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布朗山乡是山区乡,国土面积是勐海县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从勐海县到布朗山乡81公里,其中有41公里属于“最后一公里”情况,路面窄又烂,弯道急又多,险象环生,交通事故多发,一天一班车,时间超过2.5小时,车费22元,若是遇到雨季和收茶季节大货车一堵时间就不确定了;从乡到各村(寨)17个教学点,最远的也要接近3个小时,如果自驾车一周往返一次时间和经济成本比较高。每到春夏雨季来临之时,山体塌方、滑坡现象时有发生,给老师们的出行带来一定危险,因此大学生毕业后真正愿意留在各教学点工作的寥寥无几。
2、教学点配套设施不到位。当时设立教学点时,因资金有限没考虑教师住宿问题,导致教师没有正常的宿舍,吃、住条件比较差,配套设施建设更谈不上,办公场地也相当简陋。有的老师采用“走教”的方式,即每天从家里骑摩托车前往教学点,放学后再赶回家。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师的时间成本和出行的经济成本,遇到雨季,路上还有可能遇到泥石流或是滑坡的危险。
3、地区差异化补助优势不明显。适当的差异化补助是鼓励教师扎根基层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这种差异化补助并没有实施到位。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教师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教师收入差别不大。特别是教学点的教师,他们出行不便,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比如布朗山乡中心学校教师生活补助1100元,教学点上的教师多加100元,与周边相邻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乡镇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一样,差异化补助政策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二)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生活设施不达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布朗族群众看到了读书的价值,“有学上”现在不是问题,核心问题是大家都想“上好学”。目前布朗山乡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与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1、师资力量不足。据统计,布朗山乡教师编制164人,实有157人,正式教师144人(其中特岗教师44人),政府购买服务13人,缺7人;全日制本科28人,大专生103人,非师范类17人。这些教师人数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情况,师资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2、一人担多科、万能教师较多。布朗山乡14个教学点,有33名万能教师,其中3个教学点,分别是1名教师教一个年级1个班;6个教学点,分别是2名教师教两个年级各1个班;5个教学点,分别是3名或4名教师教3个年级各1个班,乡村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繁重。
3、教学条件有限、生活设施简陋。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主要使用传统授课方式,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少使用。有的地方学前幼儿园教学、吃饭和午休都在一起,空间狭小;有的地方教师没有像样的住处,条件相当简陋,更谈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期望值过高、认同感不足。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助力之下,布朗族群众的经济日益富裕,视野也比之前更加开阔。人们不再满足让孩子在本地接受教育,农村的家长想让孩子到县城或市(州)去读书,县城的家长又想把孩子送往市(州)或者省城去读书,导致出现县城以上学校生源爆满、乡(镇)学校生源不足现象。
(三)政府的顶层设计与群众教育的自觉性之间没有达成一致
布朗山乡虽然已经脱贫,但是群众在教育问题的认知上仍然存在严峻的问题。
1、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不够。我们统计了近三年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升学率,分别为8%、50%、35.8%。大部分初中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年龄大部分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重复着他们父辈的生活,农忙时帮家里干活,农闲时游手好闲,又不愿意外出打工,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2、政府宣传引导不深入。近年来布朗山乡政府在发展教育方面所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顶层设计与群众实际执行力之间存在很多问题,老百姓没有完全感受和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对新时代新农业、新农民的认知不到位,满足于自己的低层次循环发展,安于现状。
发展教育的对策建议
脱贫是乡村振兴路上的起点,发展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应继续通过教育
5、开展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交流困难问题基本解决。为增强人口较少民族与外界沟通能力,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进一步促进人口较少民族村寨的发展,云南省制定了《2016-2020年布朗山乡“直过民族”建档立卡贫困村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实施方案》,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在扫盲验收基础上,开办汉语口语交流强化培训班和日常汉字识字巩固提高班,确保布朗族贫困人口能熟练使用汉语交流。
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0年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全部脱贫,但是他们在脱贫之后的潜在返贫问题却影响到云南乡村振兴的全局。我们课题组在走访了布朗山乡学校之后发现,这些地区的教育存在很多隐患,经梳理之后总结如下:
(一)乡村教师招不到、留不下、稳不住
招不到、留不下、稳不住人才就是布朗山乡的最大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不具备拴心留人的好环境。布朗山乡是山区乡,国土面积是勐海县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从勐海县到布朗山乡81公里,其中有41公里属于“最后一公里”情况,路面窄又烂,弯道急又多,险象环生,交通事故多发,一天一班车,时间超过2.5小时,车费22元,若是遇到雨季和收茶季节大货车一堵时间就不确定了;从乡到各村(寨)17个教学点,最远的也要接近3个小时,如果自驾车一周往返一次时间和经济成本比较高。每到春夏雨季来临之时,山体塌方、滑坡现象时有发生,给老师们的出行带来一定危险,因此大学生毕业后真正愿意留在各教学点工作的寥寥无几。
2、教学点配套设施不到位。当时设立教学点时,因资金有限没考虑教师住宿问题,导致教师没有正常的宿舍,吃、住条件比较差,配套设施建设更谈不上,办公场地也相当简陋。有的老师采用“走教”的方式,即每天从家里骑摩托车前往教学点,放学后再赶回家。这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教师的时间成本和出行的经济成本,遇到雨季,路上还有可能遇到泥石流或是滑坡的危险。
3、地区差异化补助优势不明显。适当的差异化补助是鼓励教师扎根基层的一种有效措施,但是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这种差异化补助并没有实施到位。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教师与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教师收入差别不大。特别是教学点的教师,他们出行不便,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但是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比如布朗山乡中心学校教师生活补助1100元,教学点上的教师多加100元,与周边相邻条件相对好一些的乡镇教师生活补助标准一样,差异化补助政策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二)师资力量、教学手段、生活设施不达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布朗族群众看到了读书的价值,“有学上”现在不是问题,核心问题是大家都想“上好学”。目前布朗山乡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与广大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
1、师资力量不足。据统计,布朗山乡教师编制164人,实有157人,正式教师144人(其中特岗教师44人),政府购买服务13人,缺7人;全日制本科28人,大专生103人,非师范类17人。这些教师人数并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教学情况,师资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2、一人担多科、万能教师较多。布朗山乡14个教学点,有33名万能教师,其中3个教学点,分别是1名教师教一个年级1个班;6个教学点,分别是2名教师教两个年级各1个班;5个教学点,分别是3名或4名教师教3个年级各1个班,乡村教师教学压力大,教学任务繁重。
3、教学条件有限、生活设施简陋。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主要使用传统授课方式,现代的、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较少使用。有的地方学前幼儿园教学、吃饭和午休都在一起,空间狭小;有的地方教师没有像样的住处,条件相当简陋,更谈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期望值过高、认同感不足。在国家政策扶持的助力之下,布朗族群众的经济日益富裕,视野也比之前更加开阔。人们不再满足让孩子在本地接受教育,农村的家长想让孩子到县城或市(州)去读书,县城的家长又想把孩子送往市(州)或者省城去读书,导致出现县城以上学校生源爆满、乡(镇)学校生源不足现象。
(三)政府的顶层设计与群众教育的自觉性之间没有达成一致
布朗山乡虽然已经脱贫,但是群众在教育问题的认知上仍然存在严峻的问题。
1、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不够。我们统计了近三年来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的升学率,分别为8%、50%、35.8%。大部分初中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年龄大部分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重复着他们父辈的生活,农忙时帮家里干活,农闲时游手好闲,又不愿意外出打工,成为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2、政府宣传引导不深入。近年来布朗山乡政府在发展教育方面所做了很多工作,但是顶层设计与群众实际执行力之间存在很多问题,老百姓没有完全感受和认识到教育的意义,对新时代新农业、新农民的认知不到位,满足于自己的低层次循环发展,安于现状。
发展教育的对策建议
脱贫是乡村振兴路上的起点,发展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因此,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应继续通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