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9版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职业教育硕士生涯教育问题及优化策略
分的全日制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是被调剂过来的,本身对这个专业不甚了解;其次,国家的培养目标虽定位于中职教师但细节方面不够清晰;学校设置的课程实践性和专业性不够强等都对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产生了阻碍。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研究生的培养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步骤。职教方向的硕士多数为专业型硕士,更需要关注其“专业性”,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就业。培养的专业化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上,应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技术教育硕士的职业方向是专业课老师,非辅导员或者学校行政人员;学校层次应对应中等职业学校,非高等职业学校或者中小学。[3]学校应该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研究生的生涯教育,指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和未来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提升自身学术研究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二)“三全育人”理念内涵及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上,国务院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针,即“三全育人”理念,作为新时代高校的基本办学理念。“三全育人”理念指的是一种全方面的教育体系,展开来说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方面。
  全员,即所有参与教育这一活动中的所有人员,包括教师、学生,还有家长和社会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全员育人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有机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高校学生拥有多样的思想观念,促进实现共同协作就需要正确且积极的思想观念做引导,因此每一位参与育人工作的教育工作者都需把握住青年的成长关键期,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确保学生们在正能量思想观念下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帮助学生在做选择时既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又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4]
  全过程是指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办学理念,老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全过程育人认为育人工作应该具有连续性,可持续性以及发展性。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及价值体系是在长期的积累下慢慢形成的,而非一蹴而就,这就决定了育人工作是连续性的。在青年人成长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并且每一阶段的培养都需要为下一阶段的成长作准备。无论是哪个阶段都需要教育者全员的关注及重视,一个阶段的疏忽都可能使最终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高校阶段的育人工作更要将立德树人的观念贯穿整个学习生活,从入学开始就需要关注到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全方位育人则是指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资源,线上线下的教学平台,课内课外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全方位覆盖。[5]在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将德育工作与培养方案相结合,以此来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仅仅只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无法满足要求,还需要增加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教育,因此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性上都对高校的育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三者都以立德树人为基本理念,从三个视角诠释“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相辅相成,共同影响育人工作的开展。全员是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基础,每一位参与者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没有全员的积极参与就无法开展接下来的工作;全过程是中流砥柱,是连接全员和全方位的桥梁。贯穿全员的整个学习过程,针对其发展特点和需要开展相关教育,才能为后续全方位的育人工作做好铺垫;全方位则是对全员和全过程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三全育人”理念最终的落实,促进全面发展人才的成长。
  “三全育人”理念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着眼于为新时代培养优秀的人才,核心是“育人”。“三全育人”强调如何培养人,生涯教育则强调培养什么样的人,二者的有机结合回答了教育的根本问题。高校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担负着为国家育人的重大任务,把握住“三全育人”理念,也就把握住育人的核心。在此理念的引导下,高校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更好地符合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充分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用之才。
  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生涯教育的现实问题
  我国的生涯教育不同于国外,发展起步晚且内容方面也不够完善,分别在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体现出问题。
  (一)学生认知
  学生方面,由于我国生涯教育起步较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薄弱、目标模糊,导致对未来迷茫和困惑。大部分的学生为了逃避工作,并且不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再加上家长和社会对硕士学历的青睐,才最终选择考研。这也反映出许多学生在本科期间就缺失成体系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也缺乏对人生方向的规划;同时习惯被老师和家长推着走,自主性较差,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由于一直接受应试教育,理论知识充足但实践能力不足,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不充分,不清楚自己在求职中的定位。[6]
  (二)学校体系
  学校方面的问题则是体现在不完善的生涯教育体系中。一直以来,国内对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研究缺乏、投入较少,造成了相关理论的匮乏。缺少了理论的支撑,体系一时很难构建完善。国内大部分高校开展生涯教育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