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1版
文化共享视角下的东纳藏族丧葬习俗研究
  2、红山村概况
  祁丰藏族乡辖13个行政村,3个农牧村社区。居住着藏、裕固、回、土、蒙古、汉、仡佬等民族,1165户3244人。少数民族人口2144人,占总人口的66%。境内的文殊寺旅游景区为4A级,当地依托东纳藏族民俗发展旅游业,2012年旅游业收入占全乡经济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4]
  红山村有120余户300余人。根据当地人的说法,红山村因当地的山是红色的而得名。村委会及居民点处在最外侧山半山腰的一块平地上,当地人称为“东坪子”,从东坪子向北望可以俯瞰肃州区。村子东接祁丰乡的观山村,西与祁丰乡的青稞地村相连,南至祁连山腹地,北与酒泉肃州区红山乡接壤。
  3、丧葬习俗
  《祁连山北麓调查报告》记载了东纳藏族的丧葬习俗:“人死请喇嘛念经,以死者财物衣饰予喇嘛布施。事毕,选地碎尸,以炒面伴,供鸟兽食。尽为吉祥,不尽则再诵经,送与鸟众,必至尽而后已,称之曰天葬。又有火葬法,以火焚尸而埋其骨灰。”[5]现今,天葬已经不见踪影。“以火焚尸而埋其骨”的形式流传至今,“埋其骨”指的是葬坟。
  现今,东纳藏族人在去世后大致要经历七个过程。一是报丧。人刚离世时家里人向亲戚朋友告知音信,亲友会在第一时间带着白布、红布、花圈赶来祭拜。二是收灵。人死后擦洗尸体并用白布将尸体包裹成婴儿的蜷缩状,在家中空闲房间里设置的灵堂中放置,亲友可前去灵堂祭拜,由最亲的家庭成员整夜守灵。亲人和同村人闻讯后会带着平时收集的柏香叶赶往死者家中,帮忙处理尸体并设置灵堂。三是出灵。亲属将尸体抬至村后山脚下的公共火葬台火化尸体。出灵的时间为太阳刚开始落的时候,一般是下午六点半左右。火化用七根木头,讲究男松女柏,当地人认为松树是阳性、柏树是阴性,与人的性别相对应,现在有条件的还会延续这一传统。四是捡拾骨灰。亲人收集骨灰装入盒内,放置在火葬台附近大石头下的隐蔽处。傍晚火化后,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从脚到头捡拾骨灰。当地人相信,一早去看骨灰的形态,可以判断投胎转世为何物,如似人的脚印则转世为人,似羊脚印则转世为羊,似狗爪印则转世为狗,似蛇爬行的印记则转世为蛇。五是待东。由于亲人离世亲属处于悲伤之中,同村人替主人招待前来吊唁的客人,以感谢亲友的帮助和表示逝者的一生圆满结束。一般是人去世后,前两天收灵、出灵,第三天待客。以上过程一般历时三天。六是葬坟。在清明节或者农历十月初一将骨灰埋入地下,建坟立碑。坟地的选址会请当地汉族地方的阴阳先生看地方,讲究风水。到了清明、农历十月初一下葬骨灰,坟头用白石头堆砌而成,并立碑。七是上坟。火化后骨灰封藏于石头堆下,亲属每隔七日去封藏骨灰的石头堆前烧纸祭奠。当地人认为“烧七”是生者对逝者的尊重和孝道的体现。
  东纳藏族丧葬习俗所蕴含的多元文化
  1、藏文化元素
  红山村坟地旁的经幡,一根立在地下的经杆上绑有大块长方形布条,布条的颜色有黄色、白色、蓝色,布条上印有藏文经文和鸟兽的图案。经杆的顶部斜拉着绑有彩旗的绳索固定在地面上,彩旗上没有印任何图案。笔者与村民谈到为什么要立经幡时,村民说经幡会保佑一家人的平安,带来福气,在家里运势不好的时候才会在坟地立经幡,会为家里转运或带来好运;经幡还可以起到挡路的功能,标识前面有坟地,为防止路过的人图方便,从高处下山时直接穿越坟地、踩踏坟地。青海的农牧藏区每家每户都立有经幡杆,经幡、佛堂、煨桑台是家中必备的。风吹动印有经文的经幡寓意念经,念经可以为来世消除罪孽。红山村的经幡与藏地中心的经幡外在形式上几乎类似,两地藏人所处的藏文化环境不同致使对经幡文化的认识和使用存在些许差异,但均属对藏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墓地的一端插有长矛,长矛的底部绑有黄色和白色的经幡。在过去,藏族战士出征前,要举行插箭仪式以祭祀自己所在部落的山神,祈求山神护佑凯旋归来,现在意在供奉山神以求平安和丰产。拉则祭祀中的插箭和长矛的习俗在甘青宁藏区是普遍现象。[6]现代东纳藏族所处的大环境文化更加多元、贸易日益频繁,其文化较藏地中心文化有所变异,笔者认为红山村坟地绑着经幡的长矛是藏族坚韧尚武传统文化的体现。
  2、汉文化元素
  长期受周边汉地农耕文化的影响,东纳藏族的山神崇拜逐渐弱化,家族观念强化。红山村公共墓地中的一块墓碑,墓碑的形制与汉地无异,墓碑中间刻“供奉严父喇XX慈母马XX之墓”,两边是立碑时间和墓主人的生卒年月,仅看墓碑上的文字很难联想到与藏族有关。在坟前立碑,目的是为逝者歌功颂德,碑文主要刻逝者履历,标识墓主人身份。墓碑是汉文化中表达孝道和仁爱的方式,还是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红山村的墓碑表明其家族观念与汉地家族观念已经融通。火葬后将骨灰埋葬并建坟立碑的做法,是汉地清明节习俗融入东纳藏族丧葬文化的一种直观表现。
  3、民间信仰元素
  当地汉族的墓地与东纳藏族的墓地,墓式十分类似,都是我国北方常见的“馒头坟”。[7]受限于环境和材料,汉地堆土、沙石为坟,红山村堆白石为坟。居住是人类生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墓地是模仿生者居住的状态给阴间的灵魂建造的居住地。墓式和清明烧纸反映出东纳藏族的灵魂信仰。
  第一,村民认为灵魂是可以居于地下的,并长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