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1版
基于“双证”视域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究
◎郭春涵
◎宝鸡文理学院第十七批校级教改项目“基于‘双证’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号:22JGYB08)
  《教育心理学》课程在高等师范类院校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关于教师资格证和师范认证的提出,使这一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是改革的焦点所在,只有构建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体系、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发展性评教,才能大幅度提升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发展,师范先行。可见,师范院校的发展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师范院校普遍面临着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优秀生源报考师范意愿的加强、师范院校师范特色的巩固等几方面的困境。这些困境的破解,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领、师范院校教育教学不断与时俱进的革新。《教育心理学》课程是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也是师范院校示范性课程之一。随着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持续推进,教育部于2017年10月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认证办法》)的通知,要求师范院校进行师范认证。“双证”(教师资格证和师范认证)的提出,使作为体现师范特色的课程——《教育心理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教师资格证准入制度的需要
  教师资格证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通行证,是教师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录用教师的依据,也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体现。教师职业既要求教师具有运用教育规律有效传授知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能力,又要具备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育者,是否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是他们能否具有“师范”资质的体现,也是他们能否顺利获得教师资格证的必要条件。教师资格证是竞聘教育岗位的敲门砖,师范生只有获得了教师资格证才可以竞聘教师岗位,成为教师。而要获得教师资格证,成为教师,就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以此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具备掌握运用教育心理学规律的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能力、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故此,教育心理学作为师范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被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必考科目。因而,针对教师资格证考核要求,《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2、师范专业认证的需要
  《认证办法》的实施,为破解师范专业发展的困境、引导师范专业回归初心(为基础教育培养教师、服务中小学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强化了师范专业的专业性与师范特色,同时也对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师范认证标准的引导下,师范专业的质量观不再停留于对过程和要素的考查,而以“产出导向”为引导,重点考查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以及这三者之间的逻辑支撑,关注课程设置、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强联系”。在师范认证的导向下,《教育心理学》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3、师范院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开设实际情况的需要
  大部分师范院校除了心理学与教育学专业在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之前会开设《普通心理学》课程外,其余专业基本上不开设心理学入门课程。因而,大部分师范专业生不具备心理学基础知识,致使他们在学习《教育心理学》时不具备相应知识,造成学习困难,降低了学习兴趣。故此,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之教师资格证考核要求,教师在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时,会拓展《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中学生心理学》等知识,在有限的课时内及学生零基础的情况下,要完成《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讲授,就难免会引发一系列矛盾。
  比对教师资格证考核标准与师范认证标准的“双证”标准,《教育心理学》课程作为对未来的教师进行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一门必修课程,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宽泛,缺乏能力本位的培养;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