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6版
学分制下高校延缓毕业大学生教育引导与管理工作机制研究
    西安理工大学

学生人数明显增加。根据对延缓学生调研发现,网上课堂的教学形式让一批自控能力差、自制力弱、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遇到了“麻烦”,让他们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在手机、电脑后台进行玩游戏、看剧等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最终因为个别课程学分限制而延缓毕业。
  (二)学业警告学生与延缓毕业学生之间的联系
  从延缓人数与受学业警告人数对比情况分析可知,往往获得学业警告的学生发生延缓毕业的几率高达90%,也就是说在发生学业警告时,针对学业警告学生的教育引导与管理应该“发出预警”,辅导员老师应及时针对学生进行档案建立,分析根本原因,制订课程计划,将延缓毕业的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
  学分制下高校延缓毕业大学生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少朋辈互帮互助、学生心理压力较大
  延缓毕业大学生同级朋友均已毕业离校,导致延缓毕业大学生不会进入现班集体的朋友圈,一点点“消失”在大众视线里。这一群体零星混乱地分布在学校各个学院各个专业,加上本身的行政班级已不存在,只能调整到陌生的下一级,往往不能在现在的环境中找到自己学习生活的同学和朋友。长期的独自学习、生活、学业压力导致延缓毕业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与下级学生一起上课时,不能有效地和老师以及下级同学交流,选择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上课没有实际收获。
  延缓毕业大学生与已毕业同学生活截然不同,在鲜明对比下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3]产生懊悔、自责情绪,进而自我否定,心理长期处于亚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状态。同时,家长的焦虑、不理解和不支持也是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之一。[4]此外,延缓毕业大学生长期面临学业压力以及再毕业的压力,导致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下学习生活,甚至有学生因害怕家长责骂欺瞒家长已经如期毕业。
  (二)自信心极度缺失、学生自制力较差
  延缓毕业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中经历对一门、多门课程不断地挂科、重修、再挂科的循环学习,针对这门课程产生“畏难”心理,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能完成学业。在调研中发现:对于延缓毕业大学生来说,更多困扰来自对未来缺乏自信、对未来方向迷茫,对就业持消极态度,常常逃避重新规划学业生涯,麻痹自己、逃避学习生活,选择安逸,虚度时光,与其被课程“摩擦”还不如在游戏、电影等虚拟世界“大杀四方”。导致延缓毕业大学生学业问题的多数原因是沉迷于游戏、小说等虚拟世界,醒来刷手机,困了睡觉,如此恶性循环。
  不好的生活习惯带来寝室卫生差、个人卫生差等消极的特点,[5]在习惯与行为约束方面,没有目标和动力。但在调研中发现:延缓毕业大学生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产生过迫切要改变自己这种颓废状态的想法,并且尝试着去改变,往往都被现实打败,坚持不了几天就转回到游戏中,在虚拟世界里找寻那个可以改变世界的自我,从而获得内心的“满足”。
  (三)学习时间比较松散、学生课程冲突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