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5版
“燃灯校长”张桂梅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黑龙江赴云南支援边疆建设,一待就是四十八年。

近5斤重的肌瘤。给丈夫治病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她决定放弃治疗。县长得知她的病情,对她说:“我们再穷,我们都会救活你。”于是,县里开妇代会的时候,动员大家给张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仅剩的5块钱路费。
  “我没为这个小县做过一点点贡献,却添了这么大的麻烦。他们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为他们干些什么。”张桂梅这样想着,心里充满感激。
  重新回到校园,张桂梅发现,华坪的教育环境与大理相差甚远。她任教的民族中学不仅女生数量少,还时不时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她跑进大山,开始找那些退学孩子做家访。和家长们一交谈,她明白了,十几岁的女孩,已经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
  张桂梅不甘心。拦不住的,她就找到当地的村干部进行沟通;家里太穷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她铁了心,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女孩子们带回去读书。
  她第一次在偏远的山村,见到了真正的贫穷。有父亲凌晨2点起床,走十个小时山路到学校给孩子交学费,拿出一大塑料袋钱,最大的只有5角。家长对张桂梅说:“老师,我来交学费,就这些钱,不够的话等我有了再送过来。”张桂梅数了数,一共只有50.3元,还差100元,张桂梅默默补上。有老人看着横亘在眼前的大山,忍不住掉眼泪,“孙女能上大学,我就是死了也安心。”
  张桂梅决定做点什么。每个月发了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她全用来接济学生。她翻山越岭到一个个女孩的家中,告诉她们的父母,“这个孩子我是一定要领走的,一定要让她读书。”
  从2002年开始,张桂梅四处奔波筹集资金。“我想办一所女子高中,帮帮忙吧,一块两块都可以。”运气好的话,她会筹来几块钱,运气不好就会遭到误解和白眼,人家以为她是骗子。到2007年,五年寒暑假,她一共才筹集到1万多元。
  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后,张桂梅其实是怀揣着这个几乎要夭折的梦想进京参会的。没想到,北京之行,又让她的这个梦想发生了逆转。
  《“我有一个梦想”——访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张桂梅代表》的报道引起全社会极大关注。张桂梅回到云南后,丽江市委和华坪县委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各拨款100万元,帮助她筹建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华坪女高正式成立。学校最初的条件很简陋,没有围墙,没有食堂,也没有厕所,只有孤零零的一栋教学楼,风一吹,操场就弥漫起沙尘。
  但张桂梅却开心的像个小孩,100名来自华坪大山里的女孩穿着火红的校服,噼里啪啦地跑进了这个尘土飞扬的校园。
  对张桂梅来说,那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日子。
  咱们重新宣誓怎么样?
  学校建起来了,但是学生的底子实在是太差了。有一名学生在全市统考中,数学只考了6分。要让这些大山女孩“考出去”“飞出去”,谈何容易?
  “刚开始的时候,老师不会讲课,学生不会学习,我呢还贼凶,厉害的要命,我还把口号喊出去了:三年我们上清华北大。”张桂梅笑着回忆道。
  不到半学期,老师就辞职走人了,17个老师走了9个。老师走了也就罢了,学生也走。张桂梅先不管老师,去找学生,却被一个一个家长骂回来。
  张桂梅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彻底认输了。她去找政府,领导说你回去把资料整理好,把学生和老师的档案都整理好,然后进行交接。她就回去整理资料,整理档案。这时,她惊奇地发现,8个老师里面就有6个党员。
  她一屁股从凳子上就坐在地上。“抗战时期,阵地上有一个党员,都不会让阵地丢失的,我们6个党员,却把阵地要丢了,我们算什么党员?”
  她对老师们说:咱们重新宣誓怎么样?
  来不及买党旗,他们就在墙上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上面。大家举手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还没说完,全都哭了。
  张红琼不知不觉在女高任教十四年了。她记得第一次见到张桂梅是在招聘的时候,“张老师强调的第一点,就是要能够吃苦耐劳。”老师苦教,学生苦读,把教材背得烂熟,办法虽笨,但奇迹是真的。女孩们考进浙大、武大、川大、厦大,都是全体师生用命换来的。
  2011年7月24日晚上,第一届考生出成绩的时候,老师都没睡,张桂梅也没睡,但她不敢问。她注意听着外边的动静,听着校园的声音不对,出去一看,老师们好像疯了,哭完了笑笑完了哭,因为第一届的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
  “的确像一个奇迹,做梦都没想到。”张桂梅说。
  从2011年起,华坪女高连续十年综合上线率100%,一本上线率从最初的4.26%上升到40.67%,排名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