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6版
“燃灯校长”张桂梅
    张桂梅和学生们在一起(摄影丨陈欣波)

  华坪女高的女孩们经过三年搏斗般的逆袭,从自身命运的桎梏突围,渐渐长大,她们大多都收获了一种内在的成长,因而更懂得自己何其幸运。
  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陈新观察多年后,对华坪女高考来的学生有了一种总体的印象。每一年大概有二三十名学生从华坪女高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她们考取的专业大都是师大的品牌专业,这些学生素养非常好。他说,那是一种习得的养成习惯。 
  这个“燃灯校长”有多燃?
  傍晚,校园安静下来。满园青春跃动的身影放慢了脚步,像小溪缓缓流淌着。张桂梅默默伫立其中,衬托出一种说不出的孤独和悲壮。
  网上流传着一张张桂梅17岁时青春蓬勃笑靥如花的老照片,和此时64岁的她一对比,形成强烈的冲击。一种忧伤和力量,那是她生命的绽放和流逝。
  “你说战胜困难,战胜贫穷,我都可以战胜。但是这个孤独,让我费出了很大的力气来战胜它。”张桂梅说。
  早年在大理某局机关工作时,因为个性清高,同事给她起了个外号叫“大仙姑”。在大理喜洲教书时,她就研究了一套民族教法。张桂梅解释说,“实际就是一种爱,因为山里的孩子,他缺少整个世界,人间的那种爱。人与人之间尤其老师和学生之间,用不着那种敌对的,你是他的引路人呐,你是领着他走的人,你得有你的方法。我也想让老师和学生都能知道,我在他们身边。”
  教学楼走廊的白墙上,每天傍晚都有斑驳的窗影闪烁,那是时间温柔陪伴的脚步。教室里面,课桌上堆满了书本,喇叭里响起张桂梅自己朗诵的那段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有一年高考后,有记者采访华坪女高的学生和家长们。一位家长满面笑容地感谢张桂梅。“没有张校长,就没有孩子的今天。”说完突然哭了出来,哽咽道:“希望她能保重身体。”
  这几年,张桂梅的脚步越来越迟缓,头发越来越白。一脸的憔悴,一身的伤痛。她说:为了孩子,虽九死亦无悔。
  有一次,张桂梅的学生接受记者采访,说自己一次考得不好,去找张桂梅诉苦。张桂梅就给她看了看自己的手。女孩说:她每天早上起来,都很痛,每天都要贴膏药……女孩说不下去了,背过身去偷偷抹起了眼泪。
  华坪女高所承载的意义与分量,似乎只有从大山深处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最能诠释。
  张桂梅用她倾其所有的决心、义无反顾的坚守,换来了这些大山女孩逆天改命的人生。但她却一次又一次孤单地站在远处,望着一批批离去的背影,坚定而决绝地叮嘱:“走出去,不用回头。”
  这几年,张桂梅获奖无数,包括七一勋章、全国道德楷模、感动中国人物、全国优秀教师等诸多荣誉。她的故事也被写进共和国的简史。越来越多的华坪女高学生不仅走出了大山,更走进了名校,走向了她们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高处。
  2011年,华坪女高首次高考,本科上线69名,其中一本率是4.26%,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
  2017年,华坪女高拿下全县文科理科第一名。
  2019年,华坪女高的一本上线率已经达到40.67%,本科上线率82.37%,在全丽江排名第一。
  2020年,华坪女高600分以上的学生共有17名,理科最高651分,文科最高619分。
  有人说,现在都是素质教育,只有张桂梅还在用填鸭式教育的方法。“这样的孩子,就算考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呢?”
  但他们不知道,张桂梅别无选择。大山的贫穷超乎想象,女孩们的起点太低、基础太差了,除了铁腕管理,和时间赛跑,还有什么更有效的方法呢?
  十四年时间,张桂梅走过的家访路超过11万公里,一次又一次把濒临辍学的女孩拉回学校。
  陈法羽是华坪女高第二届毕业生,2009年中考结束时,她的分数没过线,家里供不起她读高中,几近辍学,是女高让她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开学报到时,她看到床位上贴着自己的名字,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大学毕业后,陈法羽成为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领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她把几千元工资都打到华坪女高账户上,用来资助需要帮助的学妹。
  二十大后新的期盼是什么?
  2022年跨年夜,张桂梅和往常一样,拿着小喇叭在宿舍楼前,督促学生赶快睡觉。结果熄灯前,她收到响彻夜空的祝福:“张老师,新年快乐!”“张老师,睡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