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蒸盆子
代健康理念于一器,色、香、味、形、意、养、器俱全。用母鸡和猪蹄寓意吉祥,团圆,龙凤呈祥。为何要用鸡,除了鸡味鲜美而外,甲骨文中“祭”字为双手执鸡放在樽俎之内,是为祭,而紫阳在除夕吃团圆饭之前必放鞭炮,为逝去的祖先放上一双筷子,先祭祖。
在远古,猪即是龙。相传龙与猪皆居水中,《管子·水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左传·昭公九年》,“龙,水物也!”今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就发现有猪头龙身玉雕。将猪蹄(须是前腿)放置整鸡下,亦有《易经》中乾卦呈“潜龙在渊”的意蕴。放莲藕寓意年年有余,鸡蛋饺包成金鱼或元宝状,不仅给蒸盆子汤提鲜味,亦有吉庆有余、招财进宝之意。
做蒸盆子主要突出一个“蒸”字,先用武火(竹片柴禾最好)后文火,耗时约4-8小时方可。蒸时食物不用汆水,全靠蒸馏水汽侵润食物。总之,紫阳的蒸盆子蕴含了紫阳人太多的期冀和美好的祝愿。
过年吃蒸盆子主要是紫阳的汉水流域,六八道河、任河流域则是腊猪蹄子炖干四季豆、干洋芋果果、干菜苔、干笋以及香菇黄花木耳等,口味重且汤少。因山高水长,当地山民更显淳朴厚道,肥肉切得厚,猪蹄剁得大,让你吃得擂饱(很饱)。任河古属巴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说“巴人尚滋味,好辛香”,其来有自,现在亦然。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一些饭店食肆为图省事及节约成本将原本是整只鸡化整为零,把母鸡剁成块状,这便失去了蒸盆子作为年夜饭团圆祭祖的文化涵义。更有图快者,将猪蹄快速油炸上色、用锯子切成段,而不是用火钎烧红烙皮、用刀剁段,快则快矣则不入味,蹄子熟后用筷子一夹则骨肉分离,失去“啃”猪蹄咀嚼的快感。虽说“文无定法”,食无定法,但所谓的地道正宗仍是美食的灵魂,就像散文“形散神不散”,主题不能变。紫阳虽分汉江、任河、六八道河饮食区域,但万变不离其宗,虽有加胡萝卜、莴笋以提色、增鲜味,但不能过于冲淡主体。
汉王城爱加墨鱼丝以提汤的鲜味,有如广东人煲汤加瑶柱,可以理解为此地原为江南移民聚集地。有的在汤里加了香菇及红薯丸子、红枣等,这就不妥。香菇味霸道,它会破坏清蒸美食鲜醇的味道,红薯、红枣味太甜,不当,芫荽(香菜)我认为只适合放在牛羊肉里,不宜放在温性的鸡、猪肉内,它的味道也会破坏蒸盆子的鲜醇。至于有的人在汤里放上鸡精、味精、浓汤宝、小磨香油等调味品,就更不可取。
味精自日本人池田菊苗发明后,日本料理及欧美都鲜有使用添加,反而在东南亚与中国大行其道。现代研究表明,鸡肉加入盐炖煮以后,本身就会释放出谷氨酸钠,也就是天然的味之素,因此它不必再加什么调料便已鲜香无比。味精可能只有中国人最爱吃,我个人则是味精的反对者。现在美国的中餐馆门口都贴有“NOMSG!”(不加味精)标签以招徕顾客。老一辈的厨师吊高汤是用老母鸡,猪排骨等熬制,古语所谓“调和鼎鼐”“大味至淡”是也。
紫阳蒸盆子的汤须是清醇鲜香的,切不可浑浊,更不可见香料等调和物,正确的做法是将葱扎成花结,所需调料用纱布包裹,待出笼时取出。有的蒸盆子在出笼时加上细末的蒜苗或葱花,这都是不对的。正宗的做法是将蒜苗切成羊耳状,蒜苗一入汤,味就更加鲜美。且翠绿的颜色更添美食的亮色。紫阳食界有说法:“死葱活蒜”。
当然,食界有如江湖,做美食的不见得都在酒楼食肆,紫阳有很多人,为让老伴和儿孙们吃的可口,他们历经几十年摸索实践,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菜做得可真是绝佳,但他们却从不显山露水。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吃遍天下,还是回家!”
作者简介
程楚安 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干部
在远古,猪即是龙。相传龙与猪皆居水中,《管子·水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左传·昭公九年》,“龙,水物也!”今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就发现有猪头龙身玉雕。将猪蹄(须是前腿)放置整鸡下,亦有《易经》中乾卦呈“潜龙在渊”的意蕴。放莲藕寓意年年有余,鸡蛋饺包成金鱼或元宝状,不仅给蒸盆子汤提鲜味,亦有吉庆有余、招财进宝之意。
做蒸盆子主要突出一个“蒸”字,先用武火(竹片柴禾最好)后文火,耗时约4-8小时方可。蒸时食物不用汆水,全靠蒸馏水汽侵润食物。总之,紫阳的蒸盆子蕴含了紫阳人太多的期冀和美好的祝愿。
过年吃蒸盆子主要是紫阳的汉水流域,六八道河、任河流域则是腊猪蹄子炖干四季豆、干洋芋果果、干菜苔、干笋以及香菇黄花木耳等,口味重且汤少。因山高水长,当地山民更显淳朴厚道,肥肉切得厚,猪蹄剁得大,让你吃得擂饱(很饱)。任河古属巴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说“巴人尚滋味,好辛香”,其来有自,现在亦然。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一些饭店食肆为图省事及节约成本将原本是整只鸡化整为零,把母鸡剁成块状,这便失去了蒸盆子作为年夜饭团圆祭祖的文化涵义。更有图快者,将猪蹄快速油炸上色、用锯子切成段,而不是用火钎烧红烙皮、用刀剁段,快则快矣则不入味,蹄子熟后用筷子一夹则骨肉分离,失去“啃”猪蹄咀嚼的快感。虽说“文无定法”,食无定法,但所谓的地道正宗仍是美食的灵魂,就像散文“形散神不散”,主题不能变。紫阳虽分汉江、任河、六八道河饮食区域,但万变不离其宗,虽有加胡萝卜、莴笋以提色、增鲜味,但不能过于冲淡主体。
汉王城爱加墨鱼丝以提汤的鲜味,有如广东人煲汤加瑶柱,可以理解为此地原为江南移民聚集地。有的在汤里加了香菇及红薯丸子、红枣等,这就不妥。香菇味霸道,它会破坏清蒸美食鲜醇的味道,红薯、红枣味太甜,不当,芫荽(香菜)我认为只适合放在牛羊肉里,不宜放在温性的鸡、猪肉内,它的味道也会破坏蒸盆子的鲜醇。至于有的人在汤里放上鸡精、味精、浓汤宝、小磨香油等调味品,就更不可取。
味精自日本人池田菊苗发明后,日本料理及欧美都鲜有使用添加,反而在东南亚与中国大行其道。现代研究表明,鸡肉加入盐炖煮以后,本身就会释放出谷氨酸钠,也就是天然的味之素,因此它不必再加什么调料便已鲜香无比。味精可能只有中国人最爱吃,我个人则是味精的反对者。现在美国的中餐馆门口都贴有“NOMSG!”(不加味精)标签以招徕顾客。老一辈的厨师吊高汤是用老母鸡,猪排骨等熬制,古语所谓“调和鼎鼐”“大味至淡”是也。
紫阳蒸盆子的汤须是清醇鲜香的,切不可浑浊,更不可见香料等调和物,正确的做法是将葱扎成花结,所需调料用纱布包裹,待出笼时取出。有的蒸盆子在出笼时加上细末的蒜苗或葱花,这都是不对的。正宗的做法是将蒜苗切成羊耳状,蒜苗一入汤,味就更加鲜美。且翠绿的颜色更添美食的亮色。紫阳食界有说法:“死葱活蒜”。
当然,食界有如江湖,做美食的不见得都在酒楼食肆,紫阳有很多人,为让老伴和儿孙们吃的可口,他们历经几十年摸索实践,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菜做得可真是绝佳,但他们却从不显山露水。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吃遍天下,还是回家!”
作者简介
程楚安 紫阳县人大常委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