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3版
咸阳:国际面食之都
道来证明,吸引回头客才是王道。
  福园巷子的美食体验区入驻了130余家美食商户,仅面食就有100多种。每天吃三种,一个月都不会重样。笔者沿东西巷子走马观花了一圈,单是面条就有biangbiang面、油泼面、岐山臊子面、驴蹄子面、拨刀面、兴平秦刀剁面、红豆面、刀削面、剪刀面、蘸水面、摆汤面、蒜蘸面、扯面、干拌面……几乎就是一个面条聚集地。其他面食还有泡馍、包子、饺子、饸饹等。
  到咸阳一定要尝一碗地道的biangbiang面,那是一个高度集中了咸阳文化符号的面条。这款面条现在已火到了国外。
  “biangbiang面”的“biang”,是一个方言词汇,电脑打不出来,故只能用拼音标注。百度百科介绍整个字简体笔画有42划,繁体更是多达57划。关于整个字的写法,专门有一个歌谣,以帮助记忆其写法: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东一扭,西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夹着个马大王,月字旁,心字底,留个钩钩挂麻糖,坐着车车逛咸阳。
  关于“biangbiang面”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用渭河水和面而得名,过去称渭河为biangbiang河;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其在制作的过程中发出biangbiang之声拟音而得。
  文化人对“biang”字有不同的解释。
  陕西师范大学著名语言学家郭芹纳先生在其著作《陕西方言漫谈》中写到,陕西的“biangbiang面”,就是“饼饼面”。在中国古代,面食都叫作“饼”。陕西人爱用叠音,如“饦饦馍”“棍棍面”等,“饼饼面”与这些词属于同一类型,“饼饼面”说快了,就转音成了“biangbiang面”。此外,郭先生进一步的研究是,客家、江西和闽东等地方言中,“饼”仍读作“biang”,以旁证其观点。
  咸阳图书馆馆长梁澄清先生认为,追根溯源不能只从古文献中找,还要深入民俗生活。在关中人的口语中,如果说一个人厚道内敛,不急不躁,具有包容忍耐的性格,就叫“biang”,这和“饼”扯不上关系。他认为,“biang”是一个特定区域民俗心理的文化符号,人们喜欢这个字代表的意思,于是拿这个字来命名了这款极具特色的面。
  “biangbiang面”这个“biang”字字形的形成也有两种传说。
  一说“biang”字成型始于秦始皇。据说秦朝时咸阳街头常有一位老翁推着车沿街卖biangbiang面,秦始皇有一日吃厌了山珍海味,加之当时内忧外患,毫无食欲,大臣们便开始到处替他找好吃的。一位大臣发现了这家生意红火的面摊,买了一碗呈上。秦始皇吃完询问道:“何物如此美味?”大臣答:“biangbiang面。”始皇觉得既已成为御用食物,就赐了一个极复杂的字形。
  另一个传说是,在唐朝,有一个穷秀才赴京(今西安)赶考。路过咸阳一家面馆,听见“biangbiang”声不绝于耳,进去见大师傅拎过一块面团,扯住两头在面板上biang、biang摔打几下即成一根长面条,扔进锅里后,他拿一个事先已放好调料、铺有豆芽等菜蔬的大海碗,将煮好的面条捞出即可上桌。看着热气腾腾的面条,肚子正饥的秀才也要了一碗,吃完才发现没钱结账。秀才想赊账,店家不同意,于是就问店家这面何名?店家答“biangbiang面”。秀才又问“biang”字咋写?店家从没想过这个问题。秀才和店家商量,说如果他把这个字写出来了,能否免其饭钱?店家也想看看秀才怎么无中生有出一个拟音字,便同意了。秀才念念有词地唱着前文提到的歌谣,一边生造出了繁复无比的“biang”字。
  福园巷子东街有一家面馆,只卖搓搓。
  搓搓是一种流行于兴平、旬邑一带的面条,因面条是双手搓出来的而得名。这款面需用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