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3版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散性地产生新思想和新知识,教师起到的是陪伴和引导的作用。教师要上好思政课,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将思政课讲入学生的心里,融入学生的情感里。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授课内容,搜集相关资料、查找文献、撰写读书报告等方式,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学习心得。指导学生讨论具体问题,如“大学生如何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等问题,并进行分组汇报。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将对这些问题有新的认识,通过积极的学习和研究,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从而修正、丰富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点评也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作用,拨开学生脑中的迷雾,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
  (二)实践育人:思政课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伟大建党精神是强大的思想武器,值得我们不断学习和反思。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深入挖掘其丰富内涵,及时将伟大建党精神纳入思政课堂,使高校思政课更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同时,其他各种课程也应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课堂,这也是对思政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实现学生对建党精神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第一,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应更加重视课程思政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将课程思政教育穿插在各个授课环节,对学生实施全面育人模式,将爱国主义和建党精神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贯彻到学生心中。各个学科都要共同努力,合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
  第二,思政课教师应根据伟大建党精神,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独立研究、社会实践和基层锻炼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高校可以利用当地的英雄人物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有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真正让伟大建党精神入耳、入脑、入心,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落到实处,将其全面融入学习生活中。
  第三,还可以设计各种主题的党日活动,开展“我为党代言”“我为党唱首歌”等各种红色活动,促进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加深和提高他们对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理解。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空闲时间,收集和准备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材料,并在社团活动、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展示。只有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网络育人:线上讲授与线下互动相结合
  对于“网上冲浪爱好者”这一特殊的青年大学生群体来说,要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就必须超越课堂学习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平台,将线上授课与线下交流相结合。为了更深入地向经历过“手机革命”的大学生传递为人民服务、对党忠诚的理念,必须拓展传播平台,运用全媒体手段,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满足新时代、新路径下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通过优化网络平台的建立,打造适合大学生的网络阵地,传递伟大建党精神。
  利用现代化的VR技术,将其应用于思政课堂之中。可以利用VR互动影像,通过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立体化的运用,打造沉浸式、可互动的学习体验,实现沉浸式学习,以此进一步增强伟大建党精神的感染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各种媒体手段,推出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等各种社交平台,采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用贴近青年大学生的生动话语和表达方式,推出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学习专栏。并且这些栏目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的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建党精神的伟大情怀。
  第三,也可以建立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核心的网络课程,让所有青年学生共同学习。课程要强调“内容为王”,比如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精神。通过学习先辈们的英雄模范事迹,了解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从而使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有更深的感悟。
  参考文献
  [1]《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载《人民日报》,2019-08-15(00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页。
  [3]齐卫平:《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蕴》,载《前线》,2021(08):22-26页。
  [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03-19(1)。
   作者简介
  刘奕汝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周 韬 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