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0版
新媒体语境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一)创新教育理念,提升两大主体自身的媒体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创新教育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新媒体有机融合,不断强化网络意识,提升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两大主体的媒体素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媒体素养直接影响到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创新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让每个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增强其教育责任心。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同步。立足于当代大学生成才的新媒体环境,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机统一,引导大学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教育平台,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动向,开展教育工作,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当前我国政治建设的必然诉求。
  (二)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牢牢把握校园新媒体的话语权
  校园新媒体具有立体传播和舆论导向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机制,牢牢把握校园新媒体的话语权,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过去传统的过于单一、死板的教育管理机制,已经无法适应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的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教育需要。为此,建立由党委牵头,校内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统一的官方校园新媒体,打造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交流和服务管理于一体的校园多媒体平台,牢牢把握校园新媒体的话语权,才能引领建设校园新媒体矩阵,实现校内各新媒体平台的交流互动、信息共享,构建上下联动的校园新媒体宣传格局。
  (三)创新教育内容,凝练校园新媒体的自身内涵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实现高职院校新媒体的教育效果,必须立足校园新媒体自身特性,加强新媒体自身建设工作,凝练校园新媒体的自身内涵。一要“活”。在当前信息大拥堵、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要让自身的宣传更具魅力、更深入人心、更符合受众依赖和期待,就需要信息传递形式的灵活性和信息内容的鲜活性。调查发现,通过视频是师生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获取信息方式,其后分别是图片和文字。若能用照片或图解来传递的信息,绝不条分缕析、长篇大论;若能用小视频展示,就绝不做成一组照片。二要“精”。要高度凝练传播内容,把最有用的信息用最简洁的方式传递给师生,让每一个文字、每一张图片、每一段视频都负载其存在的价值。三要“新”。心理学表明,好奇心和求异心理影响着受众的阅读取向,内容千篇一律,只能泯灭受众阅读的欲望。因此,在宣传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好传播角度,用新奇的视角度、新颖的方式将原本平淡无奇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以确保宣传的质量。
  (四)创新教育方式,激活校园新媒体的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是高职院校全部工作的灵魂所系。只有树立新媒体背景下的大思政观,不断创新教育方式,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富有活力,取得实效。一方面,要利用校园新媒体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育实效。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通过微课、精品课、视频形式,改变过去“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形成覆盖校内校外、课上课下的思政课实效性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特别重视通过活动提升校园新媒体的教育功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要通过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志愿服务和课堂教学等活动,将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平等交流话语权,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不断提升学生掌握和利用新媒体工具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校园新媒体的德育功能。
  总之,校园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把握机遇,理性回应挑战,不断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才能真正发挥校园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邢婧,刘世晗:《校园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载《新闻传播》,2017(9)。
  [2]李兰兰:《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载《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1)。
  [3]蔡静宜:《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策略分析》,载《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8)。
  作者简介
  李汶珈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博士,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政工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日本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