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研究
向农产品加工企业倾斜,降低门槛审批农产品加工项目。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盘活农业园区闲置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范保障加工业发展用地。[2]
据统计,2022年通过创新设立农产品加工原料贷,推进黔菌贷、肉牛“六方合作”、贷款贴息等模式,全省累计放贷343笔、25.7亿元。全年举办加工科企对接活动,促成163个技术创新合作;举办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推介活动、签约金额30多亿元。新增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个、产业强镇项目8个。
4、经营主体结构优化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总数为1153.15万人,全省共有6.04万个农业经营单位。截至2022年底,贵州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3022个,家庭农场3.5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90家)。随着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优化,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也明显增多,且其布局也将更趋合理,聚集效应也将凸显。
5、发展环境优势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铁、高速、民航等快速发展,从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变成了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的交通枢纽,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物流运输高效畅通。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铁路建成规模达401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08公里,铁路通县达53个,高铁通县36个;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31公里、居全国第五位。[3]
贵州省农产品生产、加工现状
“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和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实践,有力推进了贵州农产品的基地化、规模化,特别是12大特色产业①的聚集发展,为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生产端看:产业基地成形,产品总量大增
一是种植面积规模扩大。截至2021年底,贵州蔬菜、茶园、果园、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898.3万亩、700万亩、1075.9万亩、773.6万亩,分别是2015年的1.21倍、1.16倍、2.33倍、3.39倍。茶叶、蓝莓、刺梨、李子、太子参种植面积已上升为全国第一。
二是集群发展趋势明显。贵州省级农业园区50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成为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三产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贵州朝天椒、肉牛、山地食用菌相继入选了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发展势头良好。黔茶联盟整合136家茶企集群式发展,有力推进了贵州绿茶发展。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增强。如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自建种植基地2000亩,以订单及其他方式带动建设种植基地17.5万亩;贵州蔬菜集团通过畅通销售、订单链接、合作联营等方式,在18个县(市、区)共同打造蔬菜示范基地和辐射带动基地32万亩。
四是特色优势产品增长。茶、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12大特色农业产业成效显著,部分特色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到2022年底,贵州省茶叶总产量达45.4万吨,总产值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18%;食用菌裂变式发展,其种植规模达到60亿棒,产量达到210万吨,迈入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梯队;百香果从无到有,产业规模挤进全国前三;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2、加工端看:能力逐步增强,增效增收显著
一是加工规模增长较快。2020年末,贵州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近6000家,总产值6669.03亿元。贵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17家、总产值达2890.8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33.2%、15.2%。
二是加工格局基本形成。2021年,贵州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76家。从经营领域看,这些企业中属粮油的124家、茶叶275家、生猪108家、水果40家、中药材52家、家禽50家、蔬菜63家、牛羊61家、辣椒63家、食用菌46家、刺梨26家、特色林业14家、渔业8家,其他领域246家。
三是加工体系初步构建。在贵州逐步形成了以精制茶(绿茶、红茶)加工、辣椒系列制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植物油加工(菜籽油、茶籽油)、小杂粮加工(苦荞、薏仁米等)、山野菜加工、薯类加工、少数民族风味食品加工等特色食品加工和民族制药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四是加工链条相对完整。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特别是十二大特色产业已基本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正在向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发展稳步推进。
五是增效增收效应显著。如,2020年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00.85亿元,同比增长12%,产业规模在十大工业产业中排第四,产值增速排第一;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183.22万户农户增收。到2022年,贵州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
三是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农产品初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政策,盘活农业园区闲置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范保障加工业发展用地。[2]
据统计,2022年通过创新设立农产品加工原料贷,推进黔菌贷、肉牛“六方合作”、贷款贴息等模式,全省累计放贷343笔、25.7亿元。全年举办加工科企对接活动,促成163个技术创新合作;举办全省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企业推介活动、签约金额30多亿元。新增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2个、产业强镇项目8个。
4、经营主体结构优化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贵州全省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总数为1153.15万人,全省共有6.04万个农业经营单位。截至2022年底,贵州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00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3022个,家庭农场3.5万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90家)。随着贵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构的优化,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主体也明显增多,且其布局也将更趋合理,聚集效应也将凸显。
5、发展环境优势
“十三五”以来,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铁、高速、民航等快速发展,从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变成了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的交通枢纽,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物流运输高效畅通。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铁路建成规模达4019公里,其中高速铁路1608公里,铁路通县达53个,高铁通县36个;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331公里、居全国第五位。[3]
贵州省农产品生产、加工现状
“十三五”时期的脱贫攻坚和贵州农村产业革命实践,有力推进了贵州农产品的基地化、规模化,特别是12大特色产业①的聚集发展,为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生产端看:产业基地成形,产品总量大增
一是种植面积规模扩大。截至2021年底,贵州蔬菜、茶园、果园、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1898.3万亩、700万亩、1075.9万亩、773.6万亩,分别是2015年的1.21倍、1.16倍、2.33倍、3.39倍。茶叶、蓝莓、刺梨、李子、太子参种植面积已上升为全国第一。
二是集群发展趋势明显。贵州省级农业园区50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成为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三产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贵州朝天椒、肉牛、山地食用菌相继入选了农业农村部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发展势头良好。黔茶联盟整合136家茶企集群式发展,有力推进了贵州绿茶发展。
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增强。如贵州绿野芳田有限公司自建种植基地2000亩,以订单及其他方式带动建设种植基地17.5万亩;贵州蔬菜集团通过畅通销售、订单链接、合作联营等方式,在18个县(市、区)共同打造蔬菜示范基地和辐射带动基地32万亩。
四是特色优势产品增长。茶、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12大特色农业产业成效显著,部分特色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前列。到2022年底,贵州省茶叶总产量达45.4万吨,总产值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6.18%;食用菌裂变式发展,其种植规模达到60亿棒,产量达到210万吨,迈入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梯队;百香果从无到有,产业规模挤进全国前三;太子参产量占全国需求量40%,初具全国定价权。
2、加工端看:能力逐步增强,增效增收显著
一是加工规模增长较快。2020年末,贵州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近6000家,总产值6669.03亿元。贵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217家、总产值达2890.8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33.2%、15.2%。
二是加工格局基本形成。2021年,贵州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76家。从经营领域看,这些企业中属粮油的124家、茶叶275家、生猪108家、水果40家、中药材52家、家禽50家、蔬菜63家、牛羊61家、辣椒63家、食用菌46家、刺梨26家、特色林业14家、渔业8家,其他领域246家。
三是加工体系初步构建。在贵州逐步形成了以精制茶(绿茶、红茶)加工、辣椒系列制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植物油加工(菜籽油、茶籽油)、小杂粮加工(苦荞、薏仁米等)、山野菜加工、薯类加工、少数民族风味食品加工等特色食品加工和民族制药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四是加工链条相对完整。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特别是十二大特色产业已基本建立起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正在向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发展稳步推进。
五是增效增收效应显著。如,2020年贵州省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400.85亿元,同比增长12%,产业规模在十大工业产业中排第四,产值增速排第一;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带动183.22万户农户增收。到2022年,贵州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7500亿元,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