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研究
值比逐年递增。
3、市场端看:品牌建设加速,影响日趋增强
贵州省已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农产品品牌,如,“贵州绿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全国唯一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老干妈”“黔五福”“贵三红”等产品品牌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如,2020年遵义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2个,累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12个;有机产品获批104个;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累计获得地理标志保护22个,新增数量及总量均居贵州第一。品牌建设对培育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大有裨益,以“老干妈”为例,作为贵州农业龙头企业中产值最高的企业,入选了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
贵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调研发现,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关注。
1、产业产品之忧:精深加工不足,竞争优势不显
一是加工实力不强、粗浅加工居多。农产品加工多为初次简单加工,二次以上加工能力明显不足。如,畜禽产品以屠宰分割为主,果蔬及食用菌多以简单分拣、冷藏、包装为主,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精深加工程度不高。据调查,黔东南州从江县有关的蔬菜、水果、蛋品、肉类等农产品初级加工约占85%以上。麻江县作为全国最大蓝莓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全县虽有60%以上蓝莓果用于加工,但县内仅有蓝莓加工企业5家、仅涉及六大类产品,其加工能力、加工层次均相对较低,导致出现本地实际加工量占比不到30%、外销加工占比超70%的加工局面。
二是加工原料趋同、同质竞争激烈。随着贵州周边山地农业的大力发展,加工原料趋同化态势愈发明显。如2017年云南省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重点推进,其茶叶、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等与贵州现有的产业高度相似,导致同质农产加工品的省际竞争激烈。类似的竞争在省内不同县市也存在,削弱了贵州农产加工品的“特色”优势。如大力发展的刺梨产业,在贵州省内的盘州市、水城县、龙里县、贵定县等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但刺梨产品的开发多属普通的刺梨原汁、刺梨果脯、刺梨含片、刺梨饮料等浅层开发,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的精深加工产品还不多。
2、市场主体之急:企业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优
一是企业整体加工能力有限。2021年,贵州省117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仅有11家、超过50亿元的更是只有1家。另据统计,到2022年末,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主体超1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占52%,总产值仅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值的8.4%,这种“小、散、弱”现象显然与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截至2019年底,贵州仅有460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占比不足40%,且农产品从生产、采摘、运输到分级分拣、加工等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缺乏、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企业带富能力不足。到2020年时,贵州国家级龙头企业仅35家,有的地区如黔东南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仅1家,该州479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也仅有87家,较小的产值规模必然致其带富能力不足。再深入分析,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主要还是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刚性要求,市场化联结带动的相对较少,一般还是通过合作社与农户联结。虽然贵州合作社数量近年来大规模增长,但合作社质量不太高,存在大量“僵尸社”“休眠社”“空壳社”等。如,据有关部门2018年调查,六盘水市正常运作的合作社仅占比45.92%、非正常运行的占比高达54.08%,黔东南州有龙头企业对接包销的合作社仅占全部合作社的21.1%,诸如此类情况也间接削弱了企业对农户的带富效应。
3、品牌建设之困:知名品牌不多,评估价值不高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显示,在涉及的果品、蔬菜、粮食等11种类别、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贵州省仅有7个入选,分别是镇宁县蜂糖李、普定县白旗韭黄、兴仁县薏仁米、从江县香禾糯、湄潭翠芽、赤水县金钗石斛、安龙县白及,而周边省份的四川、重庆、广西、云南均有11个上榜。且贵州省所入选的农产品品牌评估价值整体偏低,如湄潭翠芽的品牌评估价值仅为29.79亿元,远低于诸如云南临沧普洱茶67.22亿元、河南信阳毛尖64.86亿元、江苏洞庭山碧螺春44.29亿元、浙江安吉白茶43.27亿元等的价值;兴仁薏仁米的品牌评估价值仅为54.36亿元,更是大幅低于诸如黑龙江五常大米897.26亿元、辽宁盘锦大米529.00亿元、河南新乡小麦122.50亿元等的价值。
4、“三端”关系之弱:彼此衔接不畅,相应联通不活
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还存在生产端、加工端与市场端“三端”衔接不畅、联通不活的问题。主要
3、市场端看:品牌建设加速,影响日趋增强
贵州省已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农产品品牌,如,“贵州绿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成为全国唯一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老干妈”“黔五福”“贵三红”等产品品牌知名度也逐步提升。如,2020年遵义市新增绿色食品认证32个,累计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12个;有机产品获批104个;新增地理标志农产品7个,累计获得地理标志保护22个,新增数量及总量均居贵州第一。品牌建设对培育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大有裨益,以“老干妈”为例,作为贵州农业龙头企业中产值最高的企业,入选了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强。
贵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调研发现,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关注。
1、产业产品之忧:精深加工不足,竞争优势不显
一是加工实力不强、粗浅加工居多。农产品加工多为初次简单加工,二次以上加工能力明显不足。如,畜禽产品以屠宰分割为主,果蔬及食用菌多以简单分拣、冷藏、包装为主,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精深加工程度不高。据调查,黔东南州从江县有关的蔬菜、水果、蛋品、肉类等农产品初级加工约占85%以上。麻江县作为全国最大蓝莓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全县虽有60%以上蓝莓果用于加工,但县内仅有蓝莓加工企业5家、仅涉及六大类产品,其加工能力、加工层次均相对较低,导致出现本地实际加工量占比不到30%、外销加工占比超70%的加工局面。
二是加工原料趋同、同质竞争激烈。随着贵州周边山地农业的大力发展,加工原料趋同化态势愈发明显。如2017年云南省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重点推进,其茶叶、中药材、水果、食用菌等与贵州现有的产业高度相似,导致同质农产加工品的省际竞争激烈。类似的竞争在省内不同县市也存在,削弱了贵州农产加工品的“特色”优势。如大力发展的刺梨产业,在贵州省内的盘州市、水城县、龙里县、贵定县等地区都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但刺梨产品的开发多属普通的刺梨原汁、刺梨果脯、刺梨含片、刺梨饮料等浅层开发,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的精深加工产品还不多。
2、市场主体之急:企业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优
一是企业整体加工能力有限。2021年,贵州省117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的仅有11家、超过50亿元的更是只有1家。另据统计,到2022年末,贵州省农产品加工主体超1万家,其中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占52%,总产值仅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总值的8.4%,这种“小、散、弱”现象显然与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不相匹配。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截至2019年底,贵州仅有460家农业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占比不足40%,且农产品从生产、采摘、运输到分级分拣、加工等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标准缺乏、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三是企业带富能力不足。到2020年时,贵州国家级龙头企业仅35家,有的地区如黔东南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仅1家,该州479家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也仅有87家,较小的产值规模必然致其带富能力不足。再深入分析,目前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主要还是依托产业扶贫项目的刚性要求,市场化联结带动的相对较少,一般还是通过合作社与农户联结。虽然贵州合作社数量近年来大规模增长,但合作社质量不太高,存在大量“僵尸社”“休眠社”“空壳社”等。如,据有关部门2018年调查,六盘水市正常运作的合作社仅占比45.92%、非正常运行的占比高达54.08%,黔东南州有龙头企业对接包销的合作社仅占全部合作社的21.1%,诸如此类情况也间接削弱了企业对农户的带富效应。
3、品牌建设之困:知名品牌不多,评估价值不高
据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显示,在涉及的果品、蔬菜、粮食等11种类别、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贵州省仅有7个入选,分别是镇宁县蜂糖李、普定县白旗韭黄、兴仁县薏仁米、从江县香禾糯、湄潭翠芽、赤水县金钗石斛、安龙县白及,而周边省份的四川、重庆、广西、云南均有11个上榜。且贵州省所入选的农产品品牌评估价值整体偏低,如湄潭翠芽的品牌评估价值仅为29.79亿元,远低于诸如云南临沧普洱茶67.22亿元、河南信阳毛尖64.86亿元、江苏洞庭山碧螺春44.29亿元、浙江安吉白茶43.27亿元等的价值;兴仁薏仁米的品牌评估价值仅为54.36亿元,更是大幅低于诸如黑龙江五常大米897.26亿元、辽宁盘锦大米529.00亿元、河南新乡小麦122.50亿元等的价值。
4、“三端”关系之弱:彼此衔接不畅,相应联通不活
贵州农产品深加工及品牌建设还存在生产端、加工端与市场端“三端”衔接不畅、联通不活的问题。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