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0版
四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探索与展望
如自贡市大安区聚焦“全产业链延伸型”定位,探索出“延伸农业产业链型”融合模式;成都市彭州市围绕种业技术、聚焦科研技术,探索出“高技术渗透型”融合模式。
  (二)集体发展助力乡村建设
  四川省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鼓励相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接建设项目。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是美丽乡村建设最有力的基础保障,而集体经济组织是乡村生态资源的所有权主体,对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市场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集体发展助力乡村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乡村建设本土化的要求,更能充分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基于全省集体经济发展现状,落实支持政策,具体有以下新探索与新突破。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22年新增扶持1292个村,每村补助资金10万元。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将原先设立的“贫困村产业扶持资金”更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用于相关产业的乡村发展建设。同时,将财政投入的国有资产逐步委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得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持有量稳步提升,市场经营能力进一步显现。三是在政府购买服务、财政投入的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动承办,并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总的来看,四川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赋予其乡村建设一定主导权,使其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资源开发型、资产盘活型、村庄建设型等集体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模式。如广汉市三水镇友谊村开发现有的1500亩水面资源,创新打造了易家河坝乡村旅游区,走出一条资源开发助力乡村建设的道路;自贡市沿滩区詹井村通过盘活利用撂荒地等闲置资源,建设红色教育基地,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走出一条盘活闲置资产助力乡村建设的道路;天府新区煎茶街道老龙村九组将生态修复与产业项目有机结合,创新打造了天府微博村,走出一条整村生态打造助力乡村建设的道路。
  (三)“三治并举”助力乡村治理
  四川省在以党建引领的工作推动下,乡村自治体系日益完善、依法治村机制不断健全、德治教化效果逐渐显现,具体有以下新探索与新突破。一是以自治组织建设为核心,探索乡村自治方案。以建立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邻里互助会等自治组织为关键,在组织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基层纠纷治理的创新机制。二是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通过推广各项基层法律服务,充分培养乡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将各种矛盾纠纷下沉到基层化解。三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建设,开展“四川好人”“文明家庭”等多项文化活动。
  总的来看,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发展,四川省乡村治理效能正不断提升,主要形成了以优化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方式、坚持问题导向为主的治理经验。如成都市崇州市、德阳市罗江区通过强化以党建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建设,健全治理体系;广元市利州区创新民事公正议、民财公开理、民生公平惠“三民三公”全链式乡村现代自治方式;凉山州西昌市以问题为导向,探索红色片长、乡村八榜、“1+3+N”运行机制等治理路径。
  四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在巩固衔接的背景下,如何从外部守稳政策动力、发挥市场活力,从内部激活发展动力是四川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目前,四川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处于开展初期,有必要在新形势下重新分析乡村振兴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一)巩固衔接背景下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仍待强化
  2022年,四川省在政策扶持、市场优化,乡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在新形势下,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的作用显现仍然不足。从政策支持力度来看,2022年,除中央财政外,四川省安排省级财政22.2亿元用于乡村振兴先进市县乡村奖补和星级园区奖补,同时,实施2022年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贴息申报工作。就实施效果来看,多数政策均向原脱贫攻坚地区有所倾斜,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时期的产业投资成果。但新挑战在于各层级成立乡村振兴部门后,工作传导处于适应阶段,在政策落地时怎样协调各部门权责,形成政策合力仍然需要探索。从乡村营商环境来看,四川省2022年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在县乡村三级实施构建电商与物流体系。新挑战在于原有乡村的邮政、供销与快递资源如何有效融入以县域为中心的商业体系,激发相关产业的市场活力。从乡村内生动力来看,四川省2022开展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项目,认定了500名首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对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有引领作用。新挑战在于乡村带头人如何带领群众巩固原有脱贫攻坚成果,尤其是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上如何转换思想融入市场经济。
  (二)巩固衔接背景下乡村建设的统筹性仍待提升
  2022年,四川省在乡村建设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