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涉藏地区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径
昔日逐水草而居的岗龙村民,如今住进了黄河岸边的宽敞新居。
源还有劳务性工资和合作社股份分红收入。合作社借助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谁先整合谁先发展”的契机,以县域内发展动力强、生态保护好、示范作用突出等强劲优势,以各种扶持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资金,转移富余劳动力,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合作社每个社员按特长在一、二、三产业领域内进行重新分工,可在合作社从事藏族服饰、家具等生产,到县城宾馆、餐厅、公司打工,在县城内从事洗车行、出租车、畜产品销售等工作,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畜群良种化、饲养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牧民收入的多元化,让岗龙村草原人家真正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目前,全村劳动力394人中,从事放牧挤奶等工作189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50.2%;转移二、三产业劳动力70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7.8%;外出务工人数126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32%。2012年首次户均分红873元,2018年户均分红9958元,人均2305元,牧民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四)合理有效配置生态资源,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发挥党组织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为出发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显,济贫救困凝聚人心。岗龙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路子,推行支部推动、党员带动、能人引领、结对帮扶的“四型”党建助推扶贫模式,建立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有效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党支部成员的带领下,先后制定了《章程》《理事长职责》《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牧户档案卡、减畜卡、草场管护合同等资料。同时,组织和引导合作社开展劳务经济、商贸经济、旅游文化经济等后续产业,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合作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构建。2012年年初甘德县发生严重雪灾,合作社从饲草基地调拨15吨饲(草)料至偏远牧户家中,有效减轻牧民群众损失;2016年合作社分红时,单独拿出5.3万元给32户困难户进行补助。合作社累计交缴款30万元,统一缴纳全村医疗保险费。突出高原特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岗龙村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加快股份制改造的进展,把股份制改造前的7719头牲畜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均的原则减畜至目前的4010头,通过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畜群结构、提高草场产出效益,以草定畜等方式,使草畜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岗龙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以“草业先行”为重任的草地生态保护机制,巩固草原禁牧面积112583亩,草畜平衡面积128828亩。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总面积200760亩,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40.32万元,发放率为100%,受益牧民178户769人。建成优质饲草料基地2800亩,防治鼠害20000亩。初步形成了“划区轮牧、禁牧封育、农牧互补、借地增草、草畜联动”草牧业格局。
“岗龙模式”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一)加强资源整合统计,转移富余劳动力
为全面做好岗龙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基础调研和资源整合统计工作,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了责任分工,自上而下制定了工作任务清单,建立了对合作社股份制整合质量评估制度,确立了“集中建设”“谁先整合谁先发展”的建设方针,树立了“三个坚持”为内核的工作理念,通过以定畜入股的方式,合作社草山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宜休则休、宜禁则禁、宜补则补,通过母畜放牧、幼畜舍饲,引进高效养殖技术等方法,合理利用草原,着力减少草场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解决生态畜牧业生态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有关问题,增加牧民群众收入。
合作社整合各类资金,截至目前建成岗龙牦牛鲜奶加工厂,规划日产量5000斤,并注册了“鳌胤”牌商标,可吸纳劳动力21人(酸奶加工员18人、司机3人)。投资303万元建设奶源基地,为牦牛鲜奶加工厂提供奶源,现有良种母畜3800头,可吸纳劳动力198人(放牧员72人、挤奶员126人)。另外分别各投资5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2座,建成餐饮店、粮油店、土特产销售部和饲草种植基地2000亩,年生产青干草600吨。有效解决了岗龙
源还有劳务性工资和合作社股份分红收入。合作社借助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建设“谁先整合谁先发展”的契机,以县域内发展动力强、生态保护好、示范作用突出等强劲优势,以各种扶持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资金,转移富余劳动力,积极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合作社每个社员按特长在一、二、三产业领域内进行重新分工,可在合作社从事藏族服饰、家具等生产,到县城宾馆、餐厅、公司打工,在县城内从事洗车行、出租车、畜产品销售等工作,实现了生产标准化、畜群良种化、饲养规模化和营销品牌化,彻底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牧民收入的多元化,让岗龙村草原人家真正实现了生态、生产、生活的协调发展。目前,全村劳动力394人中,从事放牧挤奶等工作189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50.2%;转移二、三产业劳动力70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7.8%;外出务工人数126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32%。2012年首次户均分红873元,2018年户均分红9958元,人均2305元,牧民群众增收效果明显。
(四)合理有效配置生态资源,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发挥党组织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为出发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突显,济贫救困凝聚人心。岗龙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路子,推行支部推动、党员带动、能人引领、结对帮扶的“四型”党建助推扶贫模式,建立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火车头”,有效增强了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党支部成员的带领下,先后制定了《章程》《理事长职责》《财务管理制度》《收益分配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牧户档案卡、减畜卡、草场管护合同等资料。同时,组织和引导合作社开展劳务经济、商贸经济、旅游文化经济等后续产业,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展,合作社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构建。2012年年初甘德县发生严重雪灾,合作社从饲草基地调拨15吨饲(草)料至偏远牧户家中,有效减轻牧民群众损失;2016年合作社分红时,单独拿出5.3万元给32户困难户进行补助。合作社累计交缴款30万元,统一缴纳全村医疗保险费。突出高原特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岗龙村以生态保护为重点,加快股份制改造的进展,把股份制改造前的7719头牲畜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均的原则减畜至目前的4010头,通过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调整畜群结构、提高草场产出效益,以草定畜等方式,使草畜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岗龙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已经形成以“草业先行”为重任的草地生态保护机制,巩固草原禁牧面积112583亩,草畜平衡面积128828亩。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总面积200760亩,草原生态补奖资金140.32万元,发放率为100%,受益牧民178户769人。建成优质饲草料基地2800亩,防治鼠害20000亩。初步形成了“划区轮牧、禁牧封育、农牧互补、借地增草、草畜联动”草牧业格局。
“岗龙模式”有机畜牧业发展的经验
(一)加强资源整合统计,转移富余劳动力
为全面做好岗龙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基础调研和资源整合统计工作,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了责任分工,自上而下制定了工作任务清单,建立了对合作社股份制整合质量评估制度,确立了“集中建设”“谁先整合谁先发展”的建设方针,树立了“三个坚持”为内核的工作理念,通过以定畜入股的方式,合作社草山宜牛则牛、宜羊则羊、宜休则休、宜禁则禁、宜补则补,通过母畜放牧、幼畜舍饲,引进高效养殖技术等方法,合理利用草原,着力减少草场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解决生态畜牧业生态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有关问题,增加牧民群众收入。
合作社整合各类资金,截至目前建成岗龙牦牛鲜奶加工厂,规划日产量5000斤,并注册了“鳌胤”牌商标,可吸纳劳动力21人(酸奶加工员18人、司机3人)。投资303万元建设奶源基地,为牦牛鲜奶加工厂提供奶源,现有良种母畜3800头,可吸纳劳动力198人(放牧员72人、挤奶员126人)。另外分别各投资50万元,建成蔬菜大棚2座,建成餐饮店、粮油店、土特产销售部和饲草种植基地2000亩,年生产青干草600吨。有效解决了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