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
大生产运动
等规定以及前期“市建制”的基础,将城市等级体系划分为县市、区市与乡市三级,采取了“切块设市、城乡分治”的模式。
2、城市空间结构:城镇与乡村的有效衔接
边区形成了以延安市为中心,以绥德市、庆阳市与定边市为次中心,以若干区市和乡市连接几个主次中心为一体的呈“Z”字形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发展策略。第一,立足基层建设,发展农村集市。据不完全统计,延安市有集市43个,绥德市有集市22个。在边区政府的鼓励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农村集市的发展如火如荼。同时,一定程度上集市也能够发展成为乡级市,如真武洞市、西华池市等。第二,结合城乡布局,扩大产业空间。边区的工业布局既顺应城乡布局又突出战时特征,围绕延安周围形成了最密集的工业区,同时在定边、庆阳和绥德三个次中心城市周边布局了相对聚集的工业。这种布局模式充分适应了当时的环境需要,比如兵工厂和一些化工厂的选址既要考虑隐秘性,又要靠近城市,因此一般设立于城市周边的山区沟谷地带。另外,商业布局与城市体系密切结合,部分地区则是由于商业发展而逐渐演变为城市。农业布局虽然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较强,但也依托于城乡之间的联系,选择在一些交通要塞、人口密集处引进作物。
多措并举:战时陕甘宁边区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1、内外驱动:军事斗争与经济建设的有机联系
边区政府成立之初,政治环境尚不稳定,东有日军进犯,南、西、北三面有国民党顽固派侵扰,边区政府领导人民武装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为边区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边区实行“力争外援、休养民力、发展经济”的政策,促进了农、牧、工、商等行业的迅速发展。1937年到1943年期间,边区政府实施了“合理负担”“土地回赎”“减租减息”等措施,并于1942年推行“大生产运动”,实行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畜牧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军事斗争最优化发展环境,辅以经济方面的作为,不仅改变了边区的阶级关系与社会经济结构,同时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群众的生活质量。
2、政治建设:法制与制度相结合形成管理体制
一是选举制度的保障。参政权作为人民的根本权利,具体表现为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担任公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业等权利。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二是政权制度的保障。边区政权由参议会、政府和法院三部分组成。《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各级参议会之决议案,咨送同级政府执行,如政府委员会认为决议案不当时,应即详具理由,送回原参议会复议。”因此,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政权结构,在降低滥用权力可能性的基础上保全法律或政策的可行性,拓宽了上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实现了民意的向上传达与民众的向上监督。
3、文化调适:基于思想统一战线引领目标预期
为了应对战时人口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致力于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为城市市民之间以及城乡民众之间的文化适应和融合提供保障,希冀于通过社会风习与文化观念建立统一的思想战线。为满足军民希望了解战争信息与服务于抗战建国的需求,边区通过成立各类文化团体、创办系列报刊杂志等途径积极宣传抗日主张,传递各类战时信息。另外,为改革民间传统的落后陋习,边区政府颁布实施了《民间善良习俗实施办法》《婚丧仪仗暂行办法》《加强查禁社会群众神权迷信办法》等规定,旨在达到“不仅减少彼此之误会,无谓之摩擦,并可由此渐达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目的,对于推进文化适应与社会进步发挥了一定作用。
战略启示:基于陕甘宁边区的城市建设与治理
1、目的性规划与区域性建设相结合
边区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目的性,即服务于战时的短期需求,集规划与建设于一体,即建即用。边区采用“切块切市”的区域构建模式,如南泥湾垦区专门为农业生产而设立。以历史的眼光看,当时的规划与建设过于“粗线条”与“愿景式”,但其
等规定以及前期“市建制”的基础,将城市等级体系划分为县市、区市与乡市三级,采取了“切块设市、城乡分治”的模式。
2、城市空间结构:城镇与乡村的有效衔接
边区形成了以延安市为中心,以绥德市、庆阳市与定边市为次中心,以若干区市和乡市连接几个主次中心为一体的呈“Z”字形的城市空间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发展策略。第一,立足基层建设,发展农村集市。据不完全统计,延安市有集市43个,绥德市有集市22个。在边区政府的鼓励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下,农村集市的发展如火如荼。同时,一定程度上集市也能够发展成为乡级市,如真武洞市、西华池市等。第二,结合城乡布局,扩大产业空间。边区的工业布局既顺应城乡布局又突出战时特征,围绕延安周围形成了最密集的工业区,同时在定边、庆阳和绥德三个次中心城市周边布局了相对聚集的工业。这种布局模式充分适应了当时的环境需要,比如兵工厂和一些化工厂的选址既要考虑隐秘性,又要靠近城市,因此一般设立于城市周边的山区沟谷地带。另外,商业布局与城市体系密切结合,部分地区则是由于商业发展而逐渐演变为城市。农业布局虽然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较强,但也依托于城乡之间的联系,选择在一些交通要塞、人口密集处引进作物。
多措并举:战时陕甘宁边区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
1、内外驱动:军事斗争与经济建设的有机联系
边区政府成立之初,政治环境尚不稳定,东有日军进犯,南、西、北三面有国民党顽固派侵扰,边区政府领导人民武装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为边区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进行军事斗争的同时,边区实行“力争外援、休养民力、发展经济”的政策,促进了农、牧、工、商等行业的迅速发展。1937年到1943年期间,边区政府实施了“合理负担”“土地回赎”“减租减息”等措施,并于1942年推行“大生产运动”,实行以农业为主的农业、畜牧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和商业全面发展的方针。通过军事斗争最优化发展环境,辅以经济方面的作为,不仅改变了边区的阶级关系与社会经济结构,同时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群众的生活质量。
2、政治建设:法制与制度相结合形成管理体制
一是选举制度的保障。参政权作为人民的根本权利,具体表现为选举权、被选举权以及担任公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业等权利。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二是政权制度的保障。边区政权由参议会、政府和法院三部分组成。《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各级参议会之决议案,咨送同级政府执行,如政府委员会认为决议案不当时,应即详具理由,送回原参议会复议。”因此,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政权结构,在降低滥用权力可能性的基础上保全法律或政策的可行性,拓宽了上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实现了民意的向上传达与民众的向上监督。
3、文化调适:基于思想统一战线引领目标预期
为了应对战时人口管理,陕甘宁边区政府致力于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为城市市民之间以及城乡民众之间的文化适应和融合提供保障,希冀于通过社会风习与文化观念建立统一的思想战线。为满足军民希望了解战争信息与服务于抗战建国的需求,边区通过成立各类文化团体、创办系列报刊杂志等途径积极宣传抗日主张,传递各类战时信息。另外,为改革民间传统的落后陋习,边区政府颁布实施了《民间善良习俗实施办法》《婚丧仪仗暂行办法》《加强查禁社会群众神权迷信办法》等规定,旨在达到“不仅减少彼此之误会,无谓之摩擦,并可由此渐达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目的,对于推进文化适应与社会进步发挥了一定作用。
战略启示:基于陕甘宁边区的城市建设与治理
1、目的性规划与区域性建设相结合
边区时期的特殊性决定了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目的性,即服务于战时的短期需求,集规划与建设于一体,即建即用。边区采用“切块切市”的区域构建模式,如南泥湾垦区专门为农业生产而设立。以历史的眼光看,当时的规划与建设过于“粗线条”与“愿景式”,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