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7版
融贯中西:罗铭中国山水画的创新价值
窦靖舒
    罗铭先生

  罗铭是进行绘画创新探索的代表性人物,在山水画表现技法上敢于打破传统山水画的既定程式,既强调传统笔墨情趣,又面对大自然观物取象,坚持写生,在漫长的山水画创作体悟中尝试创新中国山水画,开辟了西方绘画技法与中国传统笔墨的有机结合之路。他又在绘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绘画的教学理念,对长安画派第二代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既是画家表达自身精神情感的载体,也是历史长河里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既是不同时代画家反复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方法、规律的体现,也是画家以自我风貌所留存下来的所在时代的艺术财富。进入21世纪,如何让山水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这是很多画家都在思考并不断进行艺术实践的大事,他们认为中国山水画要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创造新的审美形式、新的审美境界,并创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作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践行者之一就是罗铭。
  20世纪50年代,罗铭就与李可染、张仃共同探讨中国山水画的改革之路,并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找到了与当代山水画语言观念融合的创新元素,并探索中西融合的绘画技法,强调面向现实、师法自然,对景写生。他的山水画不受西方焦点透视和传统散点透视的影响,以紧随时代艺术创造手法,审美视角,去表现山石的主次关系、前后呼应关系,获得决定性的创新突破。可以说,他的山水画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充分地吸收了中西方的绘画审美观念,并对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与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罗铭山水画当代价值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从其绘画历程、绘画实践、绘画教育理念几个方面分析其价值与当代影响力。
  罗铭山水画创新性探索的历程
  罗铭山水画的艺术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在不同阶段的绘画实践中,都在尝试各种创新。
  1、1929-1952年,第一个创新发展时期
  罗铭1929年在广州烈风艺专西画系就学,后来又考入上海美专,进行了系统而扎实的西画训练,他又在1931年进入上海昌明艺专学习中国画,其间受教于黄宾虹、潘天寿、贺天键等大家,系统进行中国画传统技法的学习。1947-1952年,他游历南洋进行写生和艺术展览等交流活动。侨居马来西亚期间,他研究并探索西画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适应,并尝试融入中国画。罗铭山水画是通过借鉴西方绘画表现形式来表现中国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从而达到相互融合的创作目的。这期间,随着他对中国山水画的深入研究,从挖掘传统到自我意识观念的更新,达到了中西艺术精神的自觉性融合。具体表现在他于南洋创作的大量受中国传统山水画精神影响的作品,如1948-1950年创作的《削羊皮》《补网》《剥椰子》等,既体现出扎实的西画造型基本功,又具备东方写意性符号。
  2、1952-1959年,第二个创新发展时期
  从南洋回国后,罗铭受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徐悲鸿先生的聘请,任教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山水画教学期间,就关注中国画山水画创新的重要性,并以敏锐的艺术眼光开始研究山水画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