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2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理工类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研究
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在实践中践行,对于国民素质整体提高,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结合研究现状,本课题拟从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提出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的路径,三者相结合,共同形成作用合力,以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家教家风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巩固教育成果。[5]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社会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当代大学生法治理念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针对理工类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在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实践中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法治理念融入到其思想观念中,引导其正确看待社会问题和舆论,领会丰富的法治文化内涵,认同国家的法治文化,是高等教育长期的根本任务。[6]
  在国家治理领域内,将法治精神融入到依法治国、社会运行和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法治精神规范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良好成效来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收与实践,在社会中逐渐形成良法而治、规范执法、公正司法,形成公序良俗的氛围。在公民群体中,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法律法规的渗透与教育,强化法治精神培育,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引导公民学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有效发挥法治的规范与保障作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着重培养大学生主体的科学、民主和法治精神,使国家的治理更能够通过预定的法律规则实现对行为的可预期规制,排除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各自价值冲突,让大学生对国家的价值存在更加清晰,不冲突和模糊。应对当前社会道德失范、大学生道德信念动摇的问题,以法治精神为精髓,以法治规范社会运行与发展,使法律成为全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则,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大学生对法律的感念与信仰。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生活在文化多元和思想多变的形势下,仍然可以拥有坚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的追求与梦想,并在此追求与梦想下把自己培养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7]
  2、以高校为培育价值观的主阵地,加强大学生法治信仰培育的校园环境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法治素养养成的重要环节。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的法律专业人才,也需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公民,因此法治信仰教育应是高校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观、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知法守法,用法律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其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提高其法治参与度,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8]
  高等学校目前对学生的法治素养的培养局限于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和一些法律案例,并不能行之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行为的塑造和影响。为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念,首先应更新教育观念,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不应仅停留在思政课程上,除了传统的思政课堂,高校更应结合实际,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介绍与之相应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精神、实质和要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最终梳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其次,改革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在实践课程中不仅要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也要注重加入新中国建设史、校史等历史元素,以课程和环境加强实践育人基地的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引入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对青年学生加以教育和引导,锻炼其品格和体魄。在学校中设立一些勤工俭学活动,和志愿服务社团结合,共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其次可以通过学校的新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校报等多种媒介形式,注重校园文化的介入和熏陶,形成特色学校文化。
  第一,多角度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对学生中优秀的事迹和案例,进行总结表彰和宣传,进行榜样教育。例如组织“年度优秀学生评选”“校园风云人物”等,评选出一些表现良好、道德品质突出的学生,学校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评选,发挥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教育激励和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教育中,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同辈群体,不仅仅停留在口号教育和理论教育层面。
  第二,校内外多种途径,协同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途径,通过海报宣传、专题讲座、固定服务等形式,开辟宣传专栏,例如可以开设学生党员示范岗活动,在宿舍、党群办公室等,走近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熏陶。同时结合中宣部的相关规定,例如2019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活动,高校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学生的意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