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7版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汶川实践”调查
村的带头人,纳入全县乡村文旅人才库,优先开展重点培训。加强生产技能、特种作业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农村能工巧匠、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等实用人才培训,加大对酒店管理、乡村旅游、旅游服务等旅游人才和劳务品牌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把信誉好、质量高、师资力量雄厚的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定向”“订单”“定点”培训,实现培训机构的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推动人才联合培养。
  汶川通过多种形式强化人才支撑,全面推动乡村文化发展,努力构建起服务乡村文化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
  汶川乡村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汶川乡村文化品牌建设
  培育乡村文化品牌,既是顺应乡村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是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汶川乡创产业提质升极的要求。我们建议,汶川乡村文化品牌建设应做好以下几点:
  1、构建汶川乡村文化的符号阐释体系
  文化品牌以特色文化为生产对象,生产的是文化的“符号、表征和意义”,消费者消费的也是“意义与符号”,建立文化品牌首先需要建构起自身文化的一套符号阐释体系。汶川主打古羌文化、大禹文化、大爱文化、熊猫文化,此外还有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族文化和其他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特色还不够鲜明。建议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构建起汶川文化的符号阐释系统,对汶川文化的类别、内容、样式和情感进行深入的分析,去粗取精,解析其特色并进行文化符号的采集、加工和提炼。其次要对接当下、全球和未来潮流,探寻传统与现代、当今与未来、民族与世界的共通之处,以传统文化基因为基础进行再创造,将具有汶川特色的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嫁接到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中,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包装、演绎,用现代、时尚的手段进行创造性表达、阐释和传播。
  2、乡村现代化就是市场化、城市化
  要按市场的游戏法则经营乡村文化,将乡村特色文化产品进行市场化的转化和营销。政府需要帮助乡村找到自身的特色,对乡村的资源禀赋、产业禀赋、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梳理提炼,确定村庄的定位,找到差异化竞争优势,深挖乡土文脉,进行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设,培育壮大品牌经营主体,加强对品牌的营销管理等;政府在政策法规、资金使用上去做统筹,要引导群众树立品牌版权意识,法律保护意识,诚信经营意识和精品意识。
  3、将乡村作为整体进行文化品牌塑造
  “康养文化”以绿色、健康作为其品牌内核,消费者消费的是远离尘嚣、纯净无染的自然生态,对于康养资源丰富的乡村,严防过度的市场化开发和过多的人工介入。政府需保护好乡村的历史文化遗存,完善基础设施、做景观和风貌提升,让村民自主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式,发挥康养文化的浸润功能,将乡村作为浑然整体进行品牌的经营与推广。
  4、重点打造几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
  摸底传统文化资源,培育羌绣、羌香、羌药、羌果、羌茶等特色文化品牌;在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乡镇,集中打造几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端民宿品牌。开发冰雪、登山、攀岩、徒步穿越等户外品牌运动;打造转山会、羊皮鼓舞、史诗传唱等乡村民俗活动品牌等;建造“古羌文化山地农业生态博物馆”等品牌文博馆。
  (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
  由于地震的影响,汶川地质脆弱,次生灾害频发,许多历史文化资源面临破损的风险,必须花大力气保护好山川生态、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合规的转化与利用。
  1、建立分级分类的保护制度
  首先是按照古羌文化、大禹文化、大爱文化、熊猫文化、红色文化五类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归类,并建档管理,分级保护。重点保护起源文化资源,比如羌语、史诗、神话传说、歌谣谚语、船棺葬、宗教仪式、羌笛等;保护那些受地震次生灾害威胁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姜维城、布瓦黄土碉楼、红军长征遗址、石刻标语、羌寨民居等;保护因乡村“空心化”而面临断代的生产生活习俗、节庆礼仪等,如转山会、丰收舞等。建设非遗保护中心,建立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数字化传统文化数据库,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文化资源采集、存储和管理,将历史、建筑、艺术、服饰、文物等资源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录入数据库。
  2、以“非遗传承人+民众”的方式保护
  完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确认、建档、保护工作,为其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条件,适当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经费资助,划拨一定经费用于传承接班人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当地群众的主体意识,唤醒群众的文化保护自觉,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到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来,定期为群众进行历史文化保护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