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8版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汶川实践”调查
培训。
  3、指定民间传承人守护乡村文化空间
  首先是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文化空间进行重点保护,其次是对开展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及其相关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包括周期性或事件性的场所。定期对文化空间进行修缮,在这些乡村和活动场所指定一名熟悉本地历史文化,并热爱本村文化的民间传承人,给予相应经费支持他们为乡村著书立传,守护乡村的古老建筑与历史遗存。
  4、在政策法规的范围内推动“活态传承”
  对历史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最好的方式是培育历史传统文化资源自身的“造血”功能。政府需要在现行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尽力拓宽转化利用的法律制度空间,以支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创产业,同时也要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在合理利用的过程中,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重视实效,实现文化生态的“活态传承”与经济平衡发展。
  (三)健全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
  从汶川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角度看,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一些基础性支撑条件还存在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人才、技术、资金等难以满足乡村文化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难以满足乡村文化发展的需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尚有差距等等。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需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推进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从人才供给、资金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以完善外部支撑体系为实施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更好保障。
  1、健全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供给体系
  围绕乡村文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际需求,引进和培育相结合,引导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发展。需建立“柔性”人才流动机制,可采用“吸引式”(吸引外来优秀人才赴乡)“回归式”(吸收接纳本土人才的返乡回归)“共享式”(人才的城乡共用)“合作式”(加强乡企、乡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和“远程式”(运用互联网实现专业人才远程指导)等多种模式,充分吸纳优秀人才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加强高校与乡村的人才合作,尽力发挥高等院校对乡村文化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2、健全高效协同多元筹资的资金支撑体系
  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助力乡村文化发展,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使其更贴合乡村文化现代化发展方向、满足乡村文化发展需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文化更好发展,拓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建立多元化筹资机制,更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完善社会捐赠激励制度,设立乡村文化发展基金等。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营方式与供给模式
  充分发挥思想阵地建设的作用,以样板村的建设,带动乡风文明建设。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与均等化不达标的乡村,尽快完善和健全。加快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确保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免费的基础上,允许运营方以市场化的模式参与管理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对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畅通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灵活农家书屋运营模式,图书种类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精准供给。
  4、大力提升乡村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升乡村文化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专业素养,着力培养一批文化骨干和文化能人,建设本土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资源库、乡村文化能人资源信息库,开展乡村文化能人的培训;充分发挥“老年协会”在传承发展非遗文化、民间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镇村聘用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有文体特长、热心农村文化建设的专职管理人员,发挥文化志愿者人才与外来游客的才能。
  (四)乡村文创与文旅产业的培育
  围绕“乡愁”与“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做产业谋划,大力培育的“乡愁产业”满足城市人对自然山川和田园乡土的向往;全面发展惠及普通农民,让农民有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幸福产业”;以及延伸冰雪运动、生态体育的产业链,发展配套产业;探索集约化、共享化的多村抱团发展模式。
  1、构建民宿产业体系做强做精“乡愁产业”
  针对追求品质享受生活的消费者,利用汶川独特稀缺的自然生态与藏羌文化,在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禀赋优越的乡村,以“神秘”“原真”“绿色”为导向,培育高端特色民宿。延伸“民宿+”产业链,如配以纯天然无污染的水、当地羌族原生态的饮食、水果、羌绣服饰,融入古老的宗教仪式、节庆、音乐、歌舞、史诗等。一些中低端的农家乐、民宿,加快景观、风貌提升,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抓实新场景新业态倍增工程,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力争每个镇有1-2家经典民宿。
  2、培育发展惠及广大村民的“幸福产业”
  坚持把文化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突出文化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