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0版
淘尽黄沙自是金 十五载再造新汶川
王 蔷 祝丽红
    汶川县城一角

  十五年的时间,汶川县在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灾后重建的“汶川样本”,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汶川之路”,书写了新时代灾后重建及振兴发展的完美答卷,创造出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汶川县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县之一,也是四川省阿坝州的南大门,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被称为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的美誉。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国家紧急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为汶川灾后重建提供政策、资金、税收等全面支持,此后,国家更是持续关注汶川的灾后重建。近年来,汶川县坚持打造品牌产业,推动文旅融合,促进绿色发展,推进民生工程,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现在的汶川已经在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各领域全面开花,以产业兴旺、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的崭新形象巍然屹立于岷江之畔。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深化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及特色优势产业,在增量扩面与提质增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再次指出,“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支持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怀下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汶川县人民重建家园、振兴发展,不仅迅速在废墟上崛起,还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就。
  如今,站在汶川境内海拔2000余米的无忧花果山上的布瓦村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整个汶川县城,一湾江水绕城流,入目满是云蒸霞蔚,万家灯火。
  风吹沙尽,涅槃重生
  灾后重建历经十五年,已是风吹沙尽,大地撕裂的创伤也已然恢复,汶川县也亦如凤凰完成了涅槃重生。在经济、文化、旅游、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书写下了新时代灾后重建及振兴发展的完美答卷,创造出了一个个攻坚克难的奇迹。
  1、经济“拼”出加速度
  经济发展情况最是能直观反应灾后重建成效。多年来,汶川县以“扛红旗、争第一”的勇气和“盯住抓、抓到底”的劲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增质效”,为汶川县的经济发展带上了“加速器”,“拼”出了汶川经济发展的“加速度”。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汶川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在发挥“工业挑大梁”作用的同时,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第一产业稳步提升,将一二三产业互促发展作为推动汶川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方法,全力以赴搞建设、促发展。目前,经过多次产业结构调整,汶川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也从2007年的6.3:77.1:16.6调整为2022年的15.7:43.5:40.8,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