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思考
性、渗透性和大众性,涵盖了公民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各个方面,与公民道德行为关系最直接、联系最紧密,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公民都应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8]
二是因为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虽然主要取材于英美原文,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有关联性。据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文内容的统计分析,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单元内容约占65%左右,占比最大。因此,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有助于教师找准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深挖英语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精准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教材,更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涵养其道德素养,促其健康成长。
需要说明的是,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并不等于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两个涉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重要,而是希望通过以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9]
合理选择教育方法渠道,提高教育成效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合理选择教育方法渠道,可以提高教育成效。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同行同向、同频共振,但二者在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明显区别。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教育课程,英语课程属于隐性教育课程。作为隐性教育课程,追求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寓价值观教育于英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学生在英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
一是在教育方法上,要掌握好时机、力度和方式。所谓时机,就是英语教材中有涉及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适合有机联系、需要提升视角的时候,才需要对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做相应的解读,并不是每次课、每个章节都要搞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谓力度,就是讲授中不能生搬硬套,用时过多、用力过猛。例如,思政课程一般要对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科学内涵、逻辑关系、重大意义、如何践行等做全方位多维度的解读;英语课程则不需要做这样面面俱到的详细解读,而是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做其中相关内容的教育。脱离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把英语课上成了思政课,为价值观教育而思政,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适得其反。[10]所谓方式,就是按“如春在花、如盐化水”的原则,以学生喜闻乐见,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融入、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切忌生搬硬套和“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也要杜绝形式主义、花拳绣腿的倾向。
二是在教育渠道上,要用好第二课堂。英语社团、英语角、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阵地,也是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好指导者作用,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设计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一方面,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行为的尺度。
参考文献
[1][5][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05-03。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9]《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10]金坤等:《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路径思考》,载《新西部》,2021-03-30。
[7]别荣海:《修身立德传道树人》,载《红旗文稿》,2021-05-02。
[8]包心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载《光明日报》,2014-02-23。
作者简介
金 坤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流
二是因为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虽然主要取材于英美原文,反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大部分内容都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有关联性。据对《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课文内容的统计分析,与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单元内容约占65%左右,占比最大。因此,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有助于教师找准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深挖英语教材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精准地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教材,更容易为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涵养其道德素养,促其健康成长。
需要说明的是,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并不等于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两个涉及国家和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重要,而是希望通过以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育为切入点,教育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提高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9]
合理选择教育方法渠道,提高教育成效
“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方法失当,事倍功半。”合理选择教育方法渠道,可以提高教育成效。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英语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同行同向、同频共振,但二者在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明显区别。思政课程属于显性教育课程,英语课程属于隐性教育课程。作为隐性教育课程,追求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寓价值观教育于英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让学生在英语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
一是在教育方法上,要掌握好时机、力度和方式。所谓时机,就是英语教材中有涉及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适合有机联系、需要提升视角的时候,才需要对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元素做相应的解读,并不是每次课、每个章节都要搞核心价值观教育。所谓力度,就是讲授中不能生搬硬套,用时过多、用力过猛。例如,思政课程一般要对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龙去脉、科学内涵、逻辑关系、重大意义、如何践行等做全方位多维度的解读;英语课程则不需要做这样面面俱到的详细解读,而是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做其中相关内容的教育。脱离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把英语课上成了思政课,为价值观教育而思政,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结果适得其反。[10]所谓方式,就是按“如春在花、如盐化水”的原则,以学生喜闻乐见,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巧妙融入、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切忌生搬硬套和“贴标签”式的空洞说教,也要杜绝形式主义、花拳绣腿的倾向。
二是在教育渠道上,要用好第二课堂。英语社团、英语角、英语竞赛等第二课堂是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教育阵地,也是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发挥好指导者作用,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重点设计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让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一方面,巩固课内所学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心灵的罗盘,行为的尺度。
参考文献
[1][5][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8-05-03。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
[3][9]《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10]金坤等:《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效果的路径思考》,载《新西部》,2021-03-30。
[7]别荣海:《修身立德传道树人》,载《红旗文稿》,2021-05-02。
[8]包心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载《光明日报》,2014-02-23。
作者简介
金 坤 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外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流